东北网10月1日讯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国庆长假后,参加第26次南极科考队执行内陆科考任务的黑龙江省两名队员韩慧军和李福生,将启程赶赴上海,于10月1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奔赴南极。黑龙江省另一位科考队员任宏远将于稍晚时间乘飞机,赴南极长城站执行越冬任务。
据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中心主任吴文会介绍,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共计260余人,预计明年4月10日返回上海,历时近180天,是除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外,考察人数最多、历时最长的一次。按照计划,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执行“一船三站”考察任务,即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对长城站、中山站进行考察,并深入南极内陆,对昆仑站进行建设和考察。此外,考察队还将对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进行陨石、地质、生物等方面的考察,这将是中国第5次对格罗夫山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据了解,此次考察在确保内陆格罗夫山、昆仑站科学考察任务实施的基础上,将量力推进昆仑站建设二期工程。考察队将执行30多项站区科学考察项目、16项南大洋考察项目和12项能力建设任务,是历次南极考察活动中任务最重的一次。
据介绍,2009年是中国组织南极科学考察25周年。1984年11月20日,首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起航,开启了中国对南极科学探索的远征。25年来,中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又于2009年初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实现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据吴主任介绍,黑龙江测绘局此次共有3名队员赴南极参加科考工作,除韩慧军是第三次参加外,电子工程师李福生和机械师任宏远都是首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其中,韩慧军和李福生将赴中国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任宏远赴南极长城站执行越冬任务。
记者昨天通过QQ,与目前正在南极中山站执行越冬科考任务的叶成明连线。叶成明告诉记者,现在南极的冬季快结束了,温度大约在零下摄氏10度左右。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南极的科考队员们正准备庆“十一”,过中秋,做月饼呢。
据了解,叶成明大约在明年1月3号前后乘“雪龙”号科考船赴澳大利亚,再从那里回国。目前在南极长城站工作的刘文成也将在第26次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交接完工作后,直接乘飞机经由智利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