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彩华向记者讲述国庆故事。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
![]() |
今年,刘彩华种的玉米又获得了丰收。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
东北网10月2日讯 题:[讲述•我的国庆故事]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农民刘彩华:我与祖国共奋进
记者 梁镌文 李楠 印蕾 杨尚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站在今天,回首往昔,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无限感慨。中国崛起,巨龙腾飞。黑土地,龙江人有着怎样的不同的国庆经历?他们有怎样的情感要抒发?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东北访谈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讲述•我的国庆故事”系列访谈。
辗转全国5省市、行程近万公里,与全国广大青年交流、分享创业故事,今年的国庆节对于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刘彩华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 |
2006年,刘彩华代表“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获奖者,得到了农业部领导及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图片由刘彩华提供 |
![]() |
刘彩华向记者讲述近年来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
在东跃村,刘彩华承包的土地是最多的,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妇女怎么在种地上种出了名堂呢?刘彩华说,1986年高考落榜后,她开始务农。1998年她第一次与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合作,为他们繁育200亩“东农298”大豆良种。签完合同农大教授嘱咐她:不可为了多卖钱而掺入杂豆,辜负了科研成果。她坚定地表示,能与农业专家合作,是一生的幸运,一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农民。她认真地做每一个繁育环节,种子回收后,她写了一份总结汇报材料,详细记录整个良种生育期的情况。良好的开端使合作得以持续,繁种面积逐年扩大,加入的农户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其他乡镇甚至阿城的农户。从开始繁种到现在,刘彩华和农户先后为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共同繁育大豆良种大约90万斤,增收13万元。繁育大豆良种的同时,还为东北农业大学马铃薯研究所繁育过脱毒种薯。 2003年12月份,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条消息后,刘彩华立即报名。不久后,她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录取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二年的刻苦学习,她成为一个熟悉科学种田知识的新型农民。2006年10月,她获得了由科技部批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设立的“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并代表获奖者在颁奖仪式上发言,得到了农业部领导及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为黑龙江青年农民争了光。
“伴随着共和国腾飞的轨迹,我们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说起最想表达的心声,刘彩华说,“我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的农民朋友年年有个好收成,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与祖国共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