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加格达奇区白桦乡调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2009-10-10 16:12:1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0日讯 白桦乡位于加格达奇区东南29公里处,辖区面积1053平方公里,下辖五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屯,人口1817户6324人,其中农业人口5582人。作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白桦乡党委立足实际,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创新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科学推动白桦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拓思路,定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白桦乡充分认识到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乡上下统一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确立了一条符合本乡实际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树立“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为了发展特色产业,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各村纷纷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自己的“特色”。白桦村重点发展棚室蔬菜和生产食用菌,他们种植的黑美人、小凤、地雷等吊瓜以及台湾圣女番茄、sod西红柿等蔬菜远近文明,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加南村的大地甜瓜打出了品牌打出了特色;双合村的油豆角远销省内外;五岔沟村的种薯外销14个省份。东山村依据地域优势发展绒山羊、养蜂、貂貉、鹌鹑等特色养殖。在新的发展思路引领下,今年白桦乡棚室面积达到1500亩,食用菌达到30万袋。

  乡村干部带头发展新项目。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白桦乡不仅带领农民发展特色经济,还鼓励村干部带头发展新项目,引进新品种。白桦村党支部书记康红军从辽宁引进了五味子示范种植项目,加南村支部书记罗富、村主任宋景侠一起从山东引进了艾碧丝南瓜种植项目,双合、五岔沟村的村干部带头进行马铃薯脱毒原种的繁育项目以及白小麦试种项目,东山村村干部进行大棚草莓的栽植项目。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大胆尝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依托地域优势发展采集业。白桦辖区内有着丰富的林下资源,如蘑菇、木耳、猴头等野生食用菌,还有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蕨菜、蓝莓等,以及满山遍野的中草药材。白桦乡抓住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加区召开的有力契机,积极鼓励农民发展采集业,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采山产品的农民平均每天收入达到50元——100元,一个采集季节下来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白桦乡仅采集业一项收入就达到了500多万元。

  抓培训,建协会,有力推动特色经济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乡党委乡政府充分认识到单纯依靠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十分有限,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兴乡之路,才能振兴全乡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在反复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白桦乡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科技兴乡发展战略,使白桦乡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协调农业、科技等部门举办特色经济培训班,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知识,使农民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专业知识。如举办经纪人培训班,使32名农民获得了由省工商局颁发的经纪人资格证书;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使36名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员的职称,还有3名会员获得了中级技术职称。

  采用新型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在提高农民技术本领的同时,乡党委、乡政府还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如在绒山羊养殖方面,引导养殖户栽种青饲料,挖青贮窖贮藏青饲料,使羊在冬季也能吃上精饲料,羊只个个膘肥体壮,同时还到辽宁、内蒙引进优良种羊,改良当地绒山羊的品种,并经过提存扶壮、串换种羊等方式改善羊群质量,提高产绒量和羊绒的品质。

  发展经济组织,发挥示范作用。在“提素质,察民情、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白桦乡党委非常注重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通过走访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等方式,在按照一个产业建一个协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引导农户加入协会,特别号召能人创办协会,大户加入协会,在乡党委的积极引导下,今年,各协会新增会员共计200余人。现在全乡共组建马铃薯、大豆、绒山羊、笨鸡、蔬菜等各类农民专业协会8个,协会会员达500余人。在协会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会员的利益最大化。马铃薯协会会长,五岔沟村党员夏志增看到村民的马铃薯销售不畅,便和村党支部商量,带领一些有能力、有威望的村民到外地联系客户,通过主动跑市场、找客商解决马铃薯销售问题,他也因此被评为“全省致富带头人”。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