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5日讯 日前,一项对全市千名市民的早餐调查问卷显示,约有70.33%的市民有早餐习惯或偶尔吃早餐。其中,30岁以下的市民更经常选择在早市排档或小吃店用餐。昨天,记者对哈尔滨市部分早市及早餐点进行走访时发现,路边早餐摊卫生堪忧,不少早餐摊就开在车来车往的路口;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仍被许多摊点用来盛装热食,市民早餐市场现状仍令人担忧。今年,哈尔滨市被商务部和财政部列为17个“早餐工程”试点城市之一,哈尔滨市“早餐工程”将于近日启动,政府指定供应的放心早餐能满足多少人的早餐需求?放心早餐真能把市民从路边摊拉回营养餐桌吗?
就着灰尘吃早餐
7时许,记者在道里区安宁街早市看到,共4家早餐摊儿正在市场内兜售油炸早餐,有油条、油炸糕、油炸蜜果等。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家摊床用来炸油条的油已呈深黄略带黑色。每炸过一些食物,摊主都会用笊篱捞出一些黑色的油渣。一位男摊主对记者坦言,锅里的油每3天才换一次。居住安宁街附近的市民付林在该摊床前买了2根油条作为自己的早餐。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就出来买点吃,油条也是自己最常吃的早餐。
8时许,道里区民安街与哈药路交口处车流如织,不时带起尘埃。而旁边的人行道上几位市民却正坐在一个简易的早餐棚里解决着自己的早餐。记者看到,早餐棚子正对着马路,案板上还摆放着切好的原料面。旁边即是用来炸油条的油锅,一名男子正将炸好的油条捞起。里面的几张桌上坐着四五位正在吃油条喝豆浆的市民。在这一早餐棚内记者未发现张贴的卫生许可证及工商许可证等证照。
无标志袋装早餐
7时许,在道里河清街早市,两家豆浆油条早餐摊旁围坐了不少吃早餐的市民。在其中一个摊点,服务员正将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倒进一个套着超薄塑料袋的小塑料盆里,随后又浇上了一勺热汤汁。两个早餐摊上的七八位市民都用这样的碗吃着豆腐脑、豆浆等食物。
在南岗区长寿路与保健路交叉口处,人行道上十余家摊床正在出售热腾腾的早餐,摊床出售袋装豆浆所用塑料袋非常薄,袋上未印制“食品专用”字样,也没有QS标志。
据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所有经过加工的食品,必须申请QS证。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而用超薄塑料袋盛放直接入口的热食也早已被专家认为对健康不利。专家指出,特别是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装温度超过50℃~60℃的食品时,袋中的铅就会溶入食品中,塑料袋还会释放有毒挥发物,浸入到食品当中,直接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早餐工程”近日启动
对此,市商务局餐饮处周处长说,日前,哈尔滨市被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列为17个“早餐工程”试点城市之一,哈尔滨市“早餐工程”将于近日正式启动。记者从市商务局餐饮处了解到,此次哈尔滨市将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包括固定餐饮店、早餐亭、早餐车在内的“放心早餐点”160个,其中即包括像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洋快餐店,还有像老上号等一些中餐店,还有近百个由正规食品企业提供成品早餐的早餐亭、早餐车,一些社区仓买也将设置专柜销售放心早餐。据初步估算,160个早餐点的早餐供应量应接近20万份。一份早餐的价格从2元到10元不等,市民可以自由选择早餐的品种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