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全国十一运会随笔 东道主的烦恼
2009-10-18 22:46: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梁学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记者在这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辽宁代表团官员对此次全运会东道主笑着说,这次你们最好拿金牌总数的第二名,这样下次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为什么下届全运会承办者要说这样的话,背后隐藏着哪些潜台词呢?

  自全运会实行轮流坐庄以来,全运会东道主获金牌总数第一,已成铁律,约定俗成而不可动摇。1997年全国八运会东道主上海登上头把金交椅,自然乐不可支;2001年的全国九运会东道主广东实现了这一目标,则欣欣然。4年之后,全国十运会东道主江苏亦完成金牌总数第一大业,亦喜不自禁。

  从表面上看,每届全运会的东道主相当风光。其实背后多少辛酸在心头。为实现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伟业,筹办赛事和备战赛事而两副重担一肩挑。尤其是后者,更让其“才下心头又上心头”。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向前冲,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实现其“战略目标”。

  开始还是亮点,但渐渐地变味,已成负面话题。如今,谁办全运会谁拿金牌第一,质疑、毁誉大概要大于赞誉。

  东道主想多拿金牌、会多得金牌可以理解,但东道主多得金牌与运动会是否圆满、东道主能否赢得上佳口碑并无必然联系。相反,身为东道主瓜田李下,经常搅进“运动员资格问题”、“裁判员偏袒”等纠纷之中。往往拿了金牌却毁掉声誉;登上金牌总数第一宝座,却获得同行质疑。如同芝麻与西瓜,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其实,在全运会东道主获金牌总数第一已成铁律的大背景下,东道主被逼上梁山,只得照葫芦画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无形中成为东道主的烦恼,谁也不自愿带上“没有完成任务”的帽子。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往事。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次全运会之后,山西省体育部门一把手被当地省人大常委会罢免,原因是该省代表团在全运会总排名靠后。1997年全国八运会结束之后,辽宁省体委主任被免职,原因是该省代表团在全运会上金牌总数退居次席。总之,各成绩不佳或不理想代表团的头头日子都不好过。

  这之后,全运会东道主又被戴上“紧箍咒”,被逼无奈只得打一些“擦边球”,各方则见怪不怪,或多或少持有同情之心。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下届全运会东道主辽宁对山东代表团所说的一番话,意在让此届全运会东道主打破以往的清规戒律,实现一次思想上的大革命:东道主未必是金牌总数霸主。

  如果此届山东省如此这般的话,辽宁省代表团就有了底气,万一未能成为霸主也有话可说。

  我倒希望如此。

  其实,时值今日,在民众的金牌观、体育观已发生深刻变革的前提下,如果全运会东道主仍过分醉心于争金牌第一,甚至过度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实现其“战略目标”,虽然拿到了金牌总数第一,也得不偿失。

  令人欣慰的是,山东省这次认真搭台,供各路选手比试,而不是自己每次都急于跳到舞台中央争当主角。在迄今已结束的诸多全运赛事中,东道主在赢输上显示大将风度,凸现了这个文化大省宽厚、和谐之风。

  如果这次山东拿不到金牌总数第一,我倒是觉得这是此届全运会一个亮点,将对今后全运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贡献比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分量还要重。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