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省图书馆被确定为全省公益类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我们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我馆成立了省图书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把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列为首要任务来抓。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黑龙江省图书馆文化体制改革各阶段工作安排》。2006年10月、2007年3月两次组织考察组赴省外考察,学习借鉴其它省市公共图书馆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
2、推进改革、转换机制。目前我馆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已实现了初步改革与整合,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为改革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一是理顺内设机构,整合业务流程。为提高工作效率,理顺部门职能,2007年以来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二是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2007年1月1日起,我馆实行了全员指纹考勤制度,全体员工着装挂牌上岗,上班时间由早8:30改为8:00整,窗口服务部门实行早晚班制。在服务大厅设立“馆长热线”投诉台,门户网站设置“馆长信箱”。三是推进岗位交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创造充满竞争和活力的人力资源成长环境,2007年4月,进行了全馆中层干部轮岗和部分员工岗位交流。10月,为适应改革和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公开选拔和民主考核,聘任了12名业务部室副职干部,共有8位年龄偏大的中层干部主动辞去了行政职务,为推进干部年轻化做出了表率。发挥了党、团组织的监督保障和带头作用,通过公开民主选举,健全了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制度,推进了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和民主化进程。
3、强化创新思维,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一是拓展开放服务时空。2007年元月1日起,省图书馆历史性地实行了365天全年开馆,并结合我省气候特点,实行夏、冬令两种开放时间,在原有服务空间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了视障读者阅览室,增加开放地方人士著述阅览室、微型影院、语言学习室、读者自修室、读者餐厅、水吧、图书现采中心、图书超市等多处服务场所。读者们在图书馆不仅可以自修、学习外语,而且满足了欣赏经典影片等文化休闲、餐饮消费的需要。二是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承担社会教育责任。创建开通了青少年网站,建立了一个青少年、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绿色网络家园。网站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站现已正式命名为“绿荫”青少年网,经全面改版后点击量持续攀升。三是从2008年10月起大幅减免服务收费、增加公益服务项目。减免服务收费项目:(1)免除读者卡收取的年注册费40.00元,读者卡长期有效,无需办理年注册手续。(2)免除办证时收取的读者卡工本费4.00元。为了便于管理,办证时收取读者卡押金5.00元、文献借阅押金100.00元,退卡时押金一并退还。(3)持老年证及残疾证的读者可直接到馆阅览。(4)除参考咨询的课题服务外,免除文献检索服务收费。(5)除邮寄费外,在电子文献的传输中,免除文献传递费。(6)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上网浏览费由2.00元/小时降至1.00元/小时。(7)降低复印收费。A4纸型由0.30元/页降至0.20元/页;B4纸型由0.40元/页降至0.30元/页;A3纸型由0.60元/页降至0.40元/页。(8)降低光盘刻录收费。CD盘由3元/张降至2元/张;DVD盘降至5元/张。增加公益服务项目:(1)免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咨询服务。(2)筹建、开放黑龙江省版本图书馆。(3)开通便利快捷的移动与声讯服务项目。(4)打造精品讲坛、承办“诚信龙江大讲堂”。(5)启动“全省流动图书馆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6)大力推进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7)为党政机关提供决策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