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针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易出现的思想统一难、全面覆盖难、组织实施难、学习时间保证难等,提出以开展“争先锋、强堡垒、惠民生、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实践载体,确定九项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紧密衔接,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学习调研阶段:以提升能力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查找突出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三重活动”。一是重学习,开办“理论大讲堂”。针对基层实际和不同类型党员实际,灵活采取集中讲座、办班辅导、组织送学、帮学等多种方式,开办以领导课堂、媒体论坛、专家讲坛为主要形式的“理论大讲堂”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学习一个先进典型、重温一回执政历史、研讨一次业务知识、宣讲一堂政策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重发展,开展“思想大讨论”。组织党员重点围绕以“发展方向是什么、发展动力是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为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查找思想观念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切实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三是重基层,进行“调研大走访”。乡镇(林场)、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参学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蹲点调研,通过采取开展“查问题、找症结、寻对策、集建议”调研活动、“知民情、纳民意、解民忧”亲民爱民走访活动、建立民情日记、建立帮扶对子等有效方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重点,深入开展“三民”活动。一是问民需,开通“直通车”。通过电子邮件、短信、信函和电话等方式,通过开通“交流直通车”、“农技直通车”和“文化医疗”直通车等方式,直接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为领导班子撰写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奠定基础。二是求民计,搭建“连心桥”。通过建立“民情联络站”、发放“民情联系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和下发征求意见函等,广泛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做到与基层党员群众心连心、心贴心。三是惠民生,引领“致富路”。以建立“支部+协会+产业大户”为主要形式,构建“党群致富链”。以“党员干部+富户+困难户”为主要形式,构建“帮贫致富链”。通过构建“双链”,引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
整改落实阶段:以整改突出问题、惠及百姓生活、促进科学发展为重点,开展“三改”活动。一是解瓶颈,合力攻坚“集中改”。针对阻碍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难题、瓶颈和涉及面广、整改难度大的问题,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各相关部门配合,合力攻关,集中整改,确保实效。二是抓热点,聚焦民生“主动改”。坚持“民生问题无小事”,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问题,积极主动抓好整改落实,公开整改内容、公开整改时限,公开整改措施、公开整改结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机制,促进发展“跟踪改”。认真梳理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和措施,积极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建立和形成一批管用措施。对中长期整改的问题,采取建立跟踪督办组和制定《中长期整改问题推进表》的方式,进行对照检查全程督促、跟踪督办,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的跟踪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