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0月21日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代在变革,经济在发展,如今消费已脱离简单的购物,记账、网购……如今,新型消费现象热边城。
网上记账的“账客族”
“牛奶3.2元、手机套10元、洗发水9.9元、打印1.5元……”登录中国账客网,就能看到“账客”们详尽地记录着他们的每一笔开销。时下,记账过日子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的“记账”传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又被年轻人拾了起来。不过,和以前记在小本上的流水账不同,如今这些账本被搬上了网络。
“现在网站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网友可以把每天的日常支出随时记上去。”钱包网客服人员表示,网上记账,不仅约束了自己的消费冲动,还可以向其他“账客”学习消费经验。记者在中国账客、财客在线等网站看到,“账客”们除了详细记录每天的每笔开支,还把消费进行分类,如饮食、交通、服饰装扮、居住、医疗、健身美容、投资保险等。网站还提供每月各项消费比例、消费总额曲线等统计分析功能,方便“账客”了解开支情况。据网站登记在册的公开资料显示,“账客”群主要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白领。“过去花钱心里没谱,一到月底就没钱。”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宋原是标准的“月光族”。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从5月开始在网上记账,把每天的日常支出随时记上去,“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以前总不知道自己钱花在哪里,但看了自己的账单,才发现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花200多元买了一条牛仔裤,回家后发现有条类似的;仅打车就花了100多元……”自从记账后,小宋财务状况开始变得有条理了。
时尚消费的“银发族”
在多元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逐步渗透下,最早出现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新新人类”现象,如今也开始出现在城市许多中老年人身上:充满活力,追求时尚,崇尚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60岁的年龄、50岁的时尚、40岁的追求、30岁的包装。”这是对“新新老人”的概括。
记者在某饭店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烤鸭,一边说“味道不错,应该带儿女们来尝尝。”服务员告诉记者,最近来吃饭的老年顾客比以前多了近两成。老年人点菜不再只挑便宜的,而是开始注重品尝特色。
在商场里选衣服的马小姐说,以前给父母买衣服,一件要七八百元钱,回了家总是不敢说花了多少钱,怕父母唠叨。现在就不同了,跟父母一起逛街,上千元的羊毛衫也能接受了。
“以前我上市场买菜,一元钱也和人家计较。后来儿女都劝我,这么大年纪了,再这么克扣自己,冤不冤啊。慢慢地,我的想法就变了,衣食无忧,正是享受生活的时候,等再过几年,动不了了,后悔都来不及了。”今年63岁的王英华乐呵呵地说:“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要有质量地生活!”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王大娘开始大胆消费,花在长途旅游、健身方面的钱,一年下来有四五千元。
花钱买快乐的“新贫族”
在黑河市出现了一种“以消费为快乐”的年轻群体。刚到手的工资还没有捂热就全部花出去了;会在今天把明天的钱全部花完,而不管明天到底是晴是雨。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的消费群体起名为“都市新贫族”。
在黑河市某商场,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挑选服装的年轻女士。据这位姓李的女士介绍,她在某大型国企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购置高档时装她就花去了一大半。为了维持这样的消费,她还办了张信用卡。如今,不少年轻人追求时尚,非名牌服装不穿,非名牌化妆品不用。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刷卡消费、网上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