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崔岭家的绿色银行天天“生”钱
2009-10-22 14:21:14 来源:林城晚报  作者:金守城王葱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10月22日讯 十月的小兴安岭,秋高气爽,景色怡人。在乌马河林业局伊林经营所125班组,98、99、120、121小班的林地上,一片片身披金黄色的树苗茁壮挺立,眼前的景象让参加林改的崔岭及其家人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崔岭今年45岁,是乌马河林业局的一名机关干部。当2006年4月29日我市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第一槌在乌马河林业局敲响后,从小就生长在大山里,并梦想有一片自己的青山的他,感到机会来了。于是,他动员远离家乡在外地发展的兄弟姐妹集资,共同承包下一块属于自己的树林,结果大家都赞成。2006年6月13日,让他终生难忘,这天,他一次承包了32.7公顷国有林地,成了家庭林场的主人。

  从2006年开始,崔岭和亲属先后投入7万余元,对承包经营的林地进行了整地、营林、抚育等改造,大面积栽植兴安落叶松,并让自己的亲属搬到林地附近担当护林员,精心管护。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崔岭都是在林地里度过的。“五一”期间正是树苗栽植的黄金时间,“十一”又是秋整地的最佳时间,崔岭起早贪黑地耕耘在林地里,辛勤的劳动使得原本就很瘦的他显得更加憔悴了,但他付出的辛苦没有白费,用汗水换回了一片富有生机的树林。

  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在,他林地里的树苗长势喜人,最高的树苗快到2米,最小的也有50厘米。自2006年至2009年,崔岭一家共植树13万多株,目前这32.7公顷的疏林地已完全营造完毕,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面对自家林地里茁壮成长的树苗,崔岭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初他承包该林地时,林木平均蓄积量每公顷不足11立方米,郁闭度不足0.2。通过植树造林,预计到了20年后,每公顷蓄积量能达到80立方米以上。崔岭还算了一笔账,现在他的林子里约有13万棵树,按每棵树一年“长”一元钱计算,20年后他的林子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一座天天“生”钱的绿色银行。

  上图为崔岭在自家的林子察看树苗的生长情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