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讯 (记者 顾硕) 金秋时节,记者约见了刚刚从外地学习考察归来的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李黎明主任,就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学术席位、预算工委履职、众包网络智库构建等情况,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刚刚参加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您对此有何感想?
李黎明: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财税法学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在这次年会上,我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我委白志刚博士研究生被推选为理事。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两个学术席位,是全国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学术席位。地方人大工作,逐步深入财税法研究领域,不但有助于拓宽理论视野,打开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蓝海”空间,而且也为财税法研究事业增添新的元素和动力。
记者:地方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体制、职责内容是否相同?
李黎明:我们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体制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复制品。1998年12月,经中央政治局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这是我国预算监督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初,黑龙江省委按照全国人大模式催生复制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算工委的职责,主要是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财政税务审计立法等方面,起到集体参谋助手的作用。如今,这种体制、职责、工作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复制,在省区市人大不断加快并进一步创新。当然,在传统和利益的壁垒面前,体制的复制与职责、内容和形式的复制同样是艰难的,路径选择有时是曲折的。但是复制的逻辑不可抗拒,复制与创新于地方人大每年每月每日都在顽强地发生着。
记者:在新形势下,预算工委如何履行职责,工作开拓创新?
李黎明:我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2008年换届以后,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分管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尝试进行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如制定预算工委“35781工程”五年工作规划,确定本届为“基础建设届”;提出了“地方人大建设M周期反转W趋势理论”和“供给型监督”理论,两大理论有力地指导和推进了实践工作;围绕工作启动了“参与式预算模式”全省推进工程,与中山大学、哈工大、黑龙江省社科院等专家协作展开系列课题研究等等。下半年又集中力量进行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智库课题研究,目前正在与软件公司构建众包网络智库。这将是我国地方人大第一个网络智库,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
记者:建立预算审查监督智库,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黎明:构建网络智库主要是为了应对工作中多年的困扰,即预算审查监督动力不足。目前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力量,一是人大代表,二是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方面,人员构成主要是界别代表,社会活动家占比大,具有预算审查监督能力的专家代表占比小,而且由于某些原因专家代表专注于这个方面事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够,相对弱化了预算监督权力的行使;专家学者方面,“术业有专攻”,从事预算审查监督应用性研究的实践型专家甚少,尤其由于动态预算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对政府预算工作全程跟踪和深入的情景研究,有些所谓研究成果常是人云亦云或者自言自语,无法转化为政策应对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寻找第三个引擎、第三种动力时,目光落在民众智慧这个增量因素上。
记者:众包网络智库的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黎明:公民审查公共预算天经地义。民众智慧是有待开发的预算审查监督的强大动力,将人大代表委托代理制还原,实质上民众——纳税人是预算审查监督的动力源。问题在于要借助一个工具,把民众智慧发掘出来,把分散的建言整理完善给出对策方案进入政策,转化预算审查监督的新引擎、新动力。众包网络智库就是基于这个思路构架的。拟建智库全称为: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众包网络智库。“众包”是把预算审查监督的项目发包给民众,通过民众这个全新动力系统,建立社会性预算审查监督中心。即以全社会人才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无限联通,降低民众进入门槛消除参与障碍,提供获得超强预算审查监督智力资源的入口,使数量庞大具有知识、劳动密集型的预算审查监督力的社会群体畅所欲言,有些被监督者也可变身成为网络非实名隐形监督者,确保真正具有专业价值的重量级预算审查监督建言对策竞相迸发,建立起具有实质意义的智囊库而非专家库。众包网络智库借鉴于[美]杰夫•豪《众包》专著(2009年6月第一版),是以全新理念创新我国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一种模式。第一,众包不是单一外包,单一外包是把一个预算项目委托一个组织或者单位去审查,是精英审查预算;众包是借助民众智慧使预算审查监督社会化、广泛化和深入化,是通过网络将预算方案及项目交由民众去讨论、听证、充实和完善,是实质意义上的全民参与预算审查监督。第二,众包的技术操作系统,在于把预算方案等分解成若干个小项模块挂在网络平台,通过开放性界面,吸引社会公众集思广益,借助在线互动进行社会化修改修订、创新完善,最后组装形成全面完整、客观真实,战略性、策略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应对方案,而不同于过去的那种零打碎敲、隔靴搔痒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打造网络化的众包智库工具,借鉴于国际最新前沿趋势,从众多维度进行外包,把全社会预算审查监督的智慧“一网打尽”,与国家体制、制度和机制中的先进因素进行工具性配套,并为预算审查监督提供交互式背景信息,突破地理、时空、学科等界限实行无边界、无缝隙预算审查监督,对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民众的智慧资源汇聚整合,“三位一体”必然能够承担成为预算审查监督总智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实现由打造监督的工具到依靠工具的监督,是对预算审查监督一次优化的公共选择,是对全民预算审查监督开关的网络启动,也是真正实质意义上的还预算审查监督权于人民。众包网络智库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媒介、新工具,构成预算审查监督的新经纬,社会的异质性多样化海量人才凝聚成高效的预算审查监督力,并为未来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而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