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山西省长治市发展经验系列报道之一 “仙人指路”巧描绘
2009-10-23 16:47: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3日讯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走进长治城区,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绿树和花草,阳光下迷人的眼。2006年抱回“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当真受之无愧。长治市把“生态、精品、效益、魅力”的理念深植于科学发展的沃土中,城市园林绿化步步登高,市区(含新区、规划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6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7%,绿地率达到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平方米11.74,城市绿地量得到大幅增加,绿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上党盆地涌绿潮。

  确立“生态精品效益魅力”理念

  点亮城市园林绿化“灯塔”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动力,理论上搞得清,实践上才能做得好。

  长治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安全、和谐、生态”家园的要求,结合多年城市园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确立了“生态精品效益魅力”的城市园林绿化理念,一本经念到底,一个蓝图绘到底,一场战役打到底,不达到目的不住口,不绿到心醉不停手,不打胜打赢不收兵。

  “生态精品效益魅力”这一绿化理念的确立,点亮的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灯塔”,指引的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方向,绘就的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绝美风景。

  按照这一理念,就是要在绿化工作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坚持走适地、适树、适时之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进行布局造景,以乡土树种作为绿化骨干树种,科学适当地引进外地树种,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杜绝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植,突出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按照这一理念,就是要在注重生态效益,不断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通过精致设计、精心施工、精细管理,坚持建设和改造出精品,追求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和艺术美,提升城市绿化的品位和档次,创造优美宜人的园林景观。

  按照这一理念,就是要在不断加大绿化资金投入的同时,坚持走节约型园林道路,力求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竞争机制的引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科技含量的增加等方法,将投入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按照这一理念,就是要充分挖掘长治市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使之与园林绿化有机地结合而融为一体,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化道路,彰显出独特的地方园林魅力,塑造出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从而把城市绿化事业推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绿色与绿色血脉相通

  全面插绿绿色无边

  长治市编制了《长治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年—2020年),确定了建成区生态格局为“三圈簇拥、绿水环绕、绿线插绿、绿心散布、三面来风”,成为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风向标”。

  三大绿环环环相扣。完善环城防护绿环,重点对东、南、西、北四条外环路不断进行绿化建设,特别是今年环城50米林带全面完成补空达标任务,形成生态功能较强的城市防护林地。推进滨河生态绿环,北关桥游园绿化一新,与滨河游园绿色相融,水水相通。历史文化绿环长出新绿,近期完成了明皇城公园新迁及建设上党门景区的绿化建设,从而初步形成了以城隍庙绿地、孟家花园、明皇城公园、上党门绿地、莲花池相串连的历史文化绿环。

  城市道路绿化浓墨重彩。改造道路,提升品位,消灭秃头街道15条,对21条道路行道树进行了补植,道路延伸,绿色相随。

  城市公共绿地醉人心肺。建成公园绿地153处、公园6个、广场5个、游园49个、街头绿地90余处。市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423.8公顷,实现了每250米有一处街头绿地,每2000米有一个区级公园,每3000米有一个市级公园的要求,使得市民生活在一个绿色的氧吧中,心情舒畅至极。

  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目前,长治市市级和区级园林化达标单位328个,占到全市410个单位的70%,全市95%的单位(居住区)参与了园林化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创建活动,市级和区级园林化达标居住区55个,占到全市76个居住区的72.4%,全市单位附属绿地面积达到255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化面积达到了142万平方米,植物种类达到200余种,绿满庭院,夜夜枕着绿化和花香入眠。

  长治人用汗水浇出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远看是林,近看是景”的生态蓝图,带来了大气质量的变化,全市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6天,新鲜空气成了人们最爱的“佳肴”。


 

  万绿虽然迷人眼

  丛中微红醉心间

  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示范引路,一浪高过一浪。

  坚决把园林绿化只是简单的种种树、植植草的落后观念抛进深渊,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的档次和艺术品位。

  太长高速路连接线景观绿化工程,绿化标准全国一流。充满欧洲风情的精品绿地和恢宏大气的转盘绿化交相辉映,北方园林的大气与南方园林的小巧完美结合,美不胜收,该绿化工程被评为“山西省城市园林绿化示范工程”。

  城南生态苑绿化工程,占地面积35公顷,东方园林中的经典与西方园林中的精品有机结合,山、水、城、景各个元素有机融合,尽显绿色之生机,透出时代之气息。

  十万大苗进城,对市区33条道路为主的绿地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升级改造,种植40余个品种的树木13万株,各类花灌木200余万株,新建街头景点6个,疏林广场14个,绿化出了一个绿树手牵手、绿树紧相连的景色。三次到长治采访园林绿化的原山西日报老编辑魏旭光这样感慨:这是千年古城的一次创举啊!

  绿海泛轻舟 闻香更觉甜

  绿化固然重要,然而,没有点缀,也缺点色彩,似乎有些单调。长治人从更高的美学高度,把美化作为点睛之笔,大胆融入绿色之中,于是,出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壮观美景。

  长治市5次派出业务骨干到欧洲和国内先进城市进行考察学习,20余次到全国各地选购优质花材花具,全面启动了18个项目的城市美化工程,重点是市区14条主要街道、4个大型环岛、8处桥头和11处重要交通路口,目前已经高标准、高质量地种植摆放了80个品种各类鲜花105万盆,增添花具1万余件。工程中首次组织了花境摆放,首次运用花球、花塔,特别是雪松花这一北京奥运会后才兴起的艺术造型,首次使用大理石花盆、欧式支架灯花盆等新型花具,首次增添垂吊牵牛、非洲凤仙等61个品种的鲜花,首次将“八音会”和“杂技”等上党地域文化以城市软雕塑的独特形式引入到城市美化中,通过采用“空中吊花、墙体挂花、盆中插花、绿地种花”等丰富多样的布置手段,共建成60余处精品景点,展示出8大类39种新颖独特的艺术造型,实现了由单一平面美化向立体综合美化的转型发展,受到北京美化专家的好评。

  科学发展少花钱 园林照样能绿化

  不断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这是长治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长期坚持的一个方向。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不可再生,城市空间少,因此,长治市对原有绿地升级改造,向上发展,不占多余空间,进行复合式绿化。

  合理进行规划布局。注重生态理念和生态效益。太长高速路绿化中,尽可能保持地形地貌特征,没有造成土地浪费。

  提倡应用乡土树种。国槐、杨树、柳树等乡土树种吃香,成为骨干绿化树种,确保了成活率。

  大力推广新型节约技术。大型绿化工程建设中,提高加大机械化设备的使用量,节省人力资源;日常绿地管护中,大力推广安装节能灯、使用喷灌技术,起到了节约的作用。

  长治人不仅创造了太行山下的绿色神话,而且,他们也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积累了一些经验:要注重加强城市绿化队伍建设;要加强园林绿化管养水平;要注重加强绿化成果保护;要注重加强社会义务绿化建设。

  长治人用心血酿造的绿色,给他们带来了暖心的回报:仅2008年,长治市就接待国内外游客690.2万人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给长治带来无限生机。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