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讯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黑龙江省旅游业逆势上扬》文章。文章报道,作为中国最北边陲的省份,黑龙江省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黑龙江有着古老神秘的历史,更散发着与生俱来的美丽气质和浪漫气息。
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大熔岩、大油田、大农田,让黑龙江成为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和边境旅游的胜地。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呼吸天然氧吧的纯净空气,尽享大森林的清新与芬芳。你可以畅游大界江多姿多彩的原始生态,在山林河流中激流勇进,放情山水之间。这里有群鸟的欢唱,有丹顶鹤的起舞,有大雁的高飞,有东北虎的威武身姿,有神奇的五大连池火山风光和天然矿泉滋养,更有神秘的中国最北极和最东极。黑龙江汇集了多元文化,演奏着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华彩乐章。
黑龙江“八大”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这里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把黑龙江省旅游整体形象定位为: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酷)省,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确定了四个季节的旅游产品形象,即春天活力世界,夏天清凉世界,秋天多彩世界和冬天冰雪世界。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八大”优势:一是拥有广袤的大森林。二是拥有丰富的大冰雪。三是拥有神秘的大界江。四是拥有众多的大湖泊。五是拥有辽阔的大湿地。六是拥有神奇的大熔岩。七是拥有独特的大油田。八是拥有壮观大农场。
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
在黑龙江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十大板块里,你可以充分领略迷人的北国风光,体验浪漫的欧陆文化和豪放的北方民风。
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镜泊湖渤海国旅游集合区;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兴凯湖旅游度假集合区;大庆温泉旅游度假区;鹤岗黑龙江界江旅游区。漫游这十大旅游板块,中心城市之间都有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相连通,三年之内还将建设200余条旅游公路,实现路随景转。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等6个民航机场国际、国内定期航线通往全国主要城市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每年有近600架次的旅游包机往来国内外,大庆、鸡西、伊春三个支线机场即将开通,哈尔滨与各支线机场之间都开通了支线飞机。全省共有星级饭店284家,您可以自由选择入住豪华饭店或体验舒适的东北民居。经历了10余年快速发展,黑龙江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地区,被誉为“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和“养生度假旅游天堂”。
2009年年初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旅游业,使全国旅游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全省旅游行业积极创新,共克时艰,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以弥补国外入境旅游的减少,使黑龙江省旅游业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逆势增长成绩斐然
据统计显示,黑龙江省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4535.3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国内旅游收入为26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入境旅游方面,在俄罗斯出台灰色清关政策的不利情况下,全省旅游业调整思路,用新兴国际市场的增长弥补俄罗斯市场的下降。上半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4591.38万人次,同比增长18.05%;旅游业实现总收入283.62亿元,同比增长13.96%。
旅游火爆高潮迭起
在政府主导、企业跟进的强力宣传促销下,黑龙江三季旅游一脉相承,高潮涌动。冬、春、夏三季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出现了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黑龙江旅游知名度不断加强,“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国际滑雪旅游胜地、养生度假旅游天堂”的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外省游客比重大幅递增。2009年元月,黑龙江冰雪旅游丝毫没有受金融寒流的影响,旅游业一枝独秀,红红火火,是全国持续保持旅游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旅游市场呈现出冰雪亮点多、高端游客多、商务旅游多、省外游客多、外国游客多、入境国别多、滑雪度假多、旅游消费多、自助旅游多、自驾游多的“十多”特点。元月冰雪旅游黄金月之后,黑龙江又迎来了冰雪旅游高峰——春节黄金周,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5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和28%。接待入境旅游者3.05万人次,旅游创汇1290.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和30%,实现新春开门红,再次成为全国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的热点和亮点。借助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的契机,黑龙江省又适时推出了“体验大冬会,激情冰雪游”活动,掀起了春季冰雪旅游新高潮。此后“清明”、“五一”黄金小长假,来黑龙江欣赏“北国之春”生态旅游的游客不断。6月份以后,凉爽怡人,风光旖旎的黑龙江进入了令人惊喜的夏季养生避暑黄金季,前来消夏避暑、养生度假的人流急剧上升,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旅游热浪滚滚,到处是旅游繁忙景象。进入7月底,省外团队更是扎堆儿拥入黑龙江,让旅行社应接不暇。清凉的黑龙江成为全国最热的旅游地区之一。
多措并举硕果累累
黑龙江旅游业逆势上扬的硕果,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抓好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的战略,得益于黑龙江省上上下下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得益于黑龙江省旅游局带领全行业加快发展,共克时艰的扎实举措。当下,黑龙江省委书记亲自谋划旅游,省长亲自推动旅游,各地市书记、市长重视旅游,各部门支持旅游,使黑龙江旅游业进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时期。黑龙江省旅游局带领全行业“八措并举”,开拓创新,使黑龙江旅游业插上双翅,逆势飞扬。
一是大手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以旅游促销为载体,以旅游节庆为平台,以新闻宣传为媒介,以旅游广告为烘托,以旅游互访为推动”的“大旅游、大宣传、大营销”。先后参加10余个国内外旅游展览;赴国内主要客源地宣传促销;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做恢宏、大气富有冲击力的黑龙江旅游形象广告,宣传旅游资源优势,打出“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特色旅游形象;在香港经济日报、香港有线电视台等亚洲主流媒体开展黑龙江旅游专题和广告宣传,树形象,打市场,有效吸引了海内外客源。
二是大力开展行业宣传促销。面对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迅速调整市场开发策略,积极开发近距离海外客源市场,大力开发国内旅游市场,重点开发省内旅游市场。
三是创意打造旅游新产品。选取最具有“北国风光”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产品,按照精品化、可游性、可进入性的原则,创造性地编制和推出了冬季、春季、夏季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吸引旅游消费。
四是策划重大主题活动。举办了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热爱家乡畅游绿色龙江”旅游活动周,全面启动“黑龙江人游黑龙江”,“黑龙江生态旅游年”活动,掀起省内游和国内游高潮。积极组织参加系列重大活动,通过政府搭建的有效平台对黑龙江省特色旅游项目、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大力提升黑龙江省特色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黑龙江香港旅游产业合作恳谈会和黑龙江(澳门)旅游合作推介会,推出了“体验大冬会、激情冰雪游”、“夏日亚布力,快乐二日游”等活动,政府出资,优惠游客,搅热市场。
五是推出丰富多彩的节庆和优惠活动。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四个主题滑雪月、黑龙江养生度假旅游节、哈尔滨旅游文化节等10余个特色旅游节庆,百项主题鲜明、特色各异、寓乐于游的旅游活动使黑龙江旅游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六是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以突出北国风光特色为主线,打造最具北国风光特色的自然、神奇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以塑造旅游增长极为突破口,优先发展和培育十大板块;以塑造冰雪、生态、边境三大旅游产品为重点,走旅游与文化结合之路,优化和整合现有旅游产品;编制了《黑瞎子岛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以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各项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地市参加黑龙江(香港)旅游产业合作恳谈会,龙港两地签约踊跃。香港嘉里集团、马天尼集团公司、明成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哈尔滨、双鸭山饶河等地就高星级酒店、夏季娱乐、景区开发等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招商引资金额近5000万美元。在第20届哈洽会上,由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联合主办,省旅游局承办,“旅游促进周”首次亮相哈洽会。哈洽会期间,省旅游局支持和帮助各地市签订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金额总计25.76亿元。
七是培育市场主体,壮大行业队伍。积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程,制定了推进新农村旅游工程工作方案,着手乡村旅游工作手册编写。指导和培育50余家单位申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通过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旅游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大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培育旅游企业主体;举办黑龙江省旅游饭店行业“龙江菜”烹饪大赛、全省旅游商品(纪念品)成果展示大赛等活动,夯实行业基础。
八是强化行业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深入服务质量效益年活动,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赴台旅游管理,积极做好赴美、香港自由行开通各项工作的准备,切实抓好旅游安全应急工作,强化旅游安全,健全和完善旅游协会,提高行业协会桥梁、纽带、协调、自律作用。
千方百计撬动市场
从目前看,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冲击依然存在,保持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很大。黑龙江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北国风光特色旅游业”的指示精神,以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为统领,积极适应旅游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完善旅游要素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千方百计撬动旅游市场,力争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16%以上的预期目标。主要做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向好,旅游业发展形势严峻。特别是俄罗斯入境市场下滑严重。下半年,要提振发展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国内市场补国际市场,以新兴市场补下滑市场,积极启动未来市场。要紧紧抓住俄罗斯龙头市场,通过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立体化推进。特别是利用黑河、绥芬、东宁三地异地办照试点和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抚远、同江开放入境落地签证的有利时机,协调公安、海关、监察等部门掀起边境边境旅游新热潮。同时,加强韩国、台湾、香港市场的开发力度。力争实现国际市场“止滑提速”,国内市场稳定增长。要继续推动地市和龙头企业,开展各类拉动和促进旅游消费的活动,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发放旅游消费券、消费卡,开展奖励旅游等多种方式,通过各类媒体集中宣传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运用灵活的促销方式。针对国内目标市场促销和国际目标市场促销需要,设计包括直销、广告宣传、旅游节庆等不同的促销方式。建立畅通的分销渠道。要创新形式,加速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旅游形象的推介和产品的推广,弥补前期由于不利因素对市场的不良影响。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包机、专列旅游项目,争取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游包机商加大对黑龙江省运力投入。要把国内市场份额搞大,局面搞活。
二是加快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要尽快拿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市和森工、农垦旅游部门制定专项规划,形成上下结合、重点突出的完整规划体系。按照十大板块每个板块引入一家的原则,引进国内排名靠前的大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推介北国风光特色旅游资源,推广北国风光特色旅游产品,逐步形成行业带动的龙头。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好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北国风光特色旅游业。
三是深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根据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筛选出优先发展的项目和条件具备的重点项目,积极加以推进。要围绕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更多地向大项目倾斜。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北极别墅区、九曲十八湾、中国圣诞村、雅克萨古战场、采金小镇规划建设,着手开展北极村全省乡村旅游及家庭旅馆培训基地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强续建、新建重点旅游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定期深入项目所在地了解情况,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项目工作信息报送,确定专人每月向省旅游局报送重点项目和保证金支持项目有关数据和进展情况。积极协调,加强与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对接,做好项目招商工作。
四是加大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产品开发。构筑以观光类旅游产品为基础,以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为方向,以专项旅游产品为延伸的产品体系。重点打造冰雪、生态、边境三大旅游品牌。精心培育城市风情、民族民俗风情、工农业、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商务会展等六大专项旅游产品。整体打造文化生态游、华夏东极游、神州北极游、林海泛舟游、火山边陲游等五大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在项目策划、产品打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五是加大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力度。整合全省涉旅宣传促销资源,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逐步形成以政府整体宣传为主导,以旅游企业促销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旅游市场开发促销机制。联合旅行社、航空公司、新闻媒体共同举办主题旅游产品、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积极开展多方联合的主题旅游促销活动,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广泛开展区域联合,积极实施客源互换,积极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广东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及境外重要客源市场,以及吉林、辽宁等相邻的省份开展区域合作,通过有效的旅游市场推广活动,积极进行旅游客源的互惠交流,谋求互利共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树立良好旅游目的地形象。积极组团参加昆明国际旅交会,调动旅游企业拓展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做好旅游市场推广和旅游企业实质性对接工作。目前新影厂正在黑龙江拍摄《北国风光》旅游宣传片,各地旅游部门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宣传推广契机,积极配合,主动服务,提供便利,力争把最好的资源、最美的风光、最优的产品呈现给世人。要搞好旅游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开幕式、四个主题滑雪月等系列主题活动,精心办好第十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和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市国际冰雪节,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组织参加在黑龙江省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暨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
六是抓好9月1日与台湾直航的契机,做好台湾市场。下一步要加大对台湾市场的促销力度,吸引更多的台湾游客到黑龙江旅游观光;同时组织本省旅游者到台湾观光、考察。
七是不断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和服务质量。在新一轮省直机关机构改革中,省旅游局进入政府序列,部门地位得到加强。目前,省编委已经正式批准了省旅游局“三定”方案。省旅游局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好政府赋予的各项行政职能。要加强法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旅行社条例》和《黑龙江省旅游条例》实施贯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审批程序,依靠制度管人管事。加强新条例宣贯情况监督检查,指导地市和行业旅游部门在落实新条例上下功夫。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继续推进饭店评星、景区评A工作。搞好旅行社换证、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和联合执法机制,努力建立全省跨区域协同执法机制,加强重点时段和重要部位的检查监管,着力解决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效益年”活动,不断探索科学管理、规范经营的管理办法,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旅游行业信誉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不断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权力点监控;结合旅游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健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完善电子政务功能,扩大网上办事项目,丰富政务公开信息内容;加强对居民旅游知识和旅游政策法规的宣传。促进旅游行业协会职能的完善,建立行业自律、失信惩戒、诚信奖励等制度,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旅游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东北三省一区区域联动,构建无障碍的诚信旅游市场。
八是进一步夯实全省旅游发展平台。要构建畅通的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搭建结构合理的三级游客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旅游标识系统。办好旅游政务网,指导和推动旅游资讯网的建设,加强与网站的合作,提高访问流量,扩大网络宣传。争取开通12301旅游咨询投诉热线,建立完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引导地市旅游局完善网站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宾馆饭店产品体系建设,形成星级高档宾馆、经济型酒店(假日酒店)、旅游区(点)住宿接待设施、青年自助宾馆、旅游家庭宾馆和城镇社会旅馆等多种形式互补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通过企业重组、大型旅行社的引进,培育现代化大型旅行社。近期培育出1—2家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在旅游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旅行社集团。整顿现有旅行社行业,推动旅行社业向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实现网络化的市场分工体系调整。加快现代化技术在旅行社行业的应用。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培植一批大型骨干、自主品牌的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特色街区、旅游活动场馆和旅游企业,使旅游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再上新台阶。
九是深入开展涉旅统计工作。要扎实做好全省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后续工作,完成全省涉旅行业统计的补充调查及数据修正。一是由各市旅游部门会同当地统计部门,依据2009年初由统计部门进行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结果,对涉旅行业统计调查数据(摸大底数据)进行修正;二是各地要在今年1、2月份进行的抽样调查基础上,酌情增加淡、平、旺季调查,进一步修正旅游系数。
十是大力加强“平安旅游”建设。2009年是全国“安全生产年”,要克服麻痹松懈情绪,始终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要针对旅游旺季、旅游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害部位,抓住重点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特别要做好公共突发事件和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应急机制建设。要建立旅游重大事故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
十一是积极改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自身建设。要从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能力入手,推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监督检查、环境营造等方面来,逐步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依法管理转变。要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领导者培训项目,加强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以此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和地位、旅游产业素质、旅游业市场秩序和规范水平、旅游产业的质级和配套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调动地市旅游局做好保增长促发展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16%以上的预期目标,经过研究,省旅游局决定对全省保增长促发展实行政策奖励机制。省旅游局将从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块相当比例的资金,对于在年末完成或超额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指标的地市旅游局给予重奖。同时,在年末全省旅游系统评先选优时给予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