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题:王仲荣:捐资助学的“阳光老人”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代表人物系列报道之五
东北网记者 高雷
王仲荣,75岁,大庆油田物探一公司普通退休干部。从1991年起,先后资助25名贫困学生,被大庆市授予“关爱标兵”、“关爱老人”,2007年荣获大庆油田捐资助学十大“阳光老人”荣誉称号。
1991年11月,王仲荣偶然从《光明日报》上看到有关“希望工程”的报道,内心深受震撼。回想起自己8岁时靠在街上卖冰棍、甘蔗攒学费,依靠政府资助才勉强完成学业的往事。艰难的求学历程使王仲荣深知,身处困境中的贫困学生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帮助和关爱啊!
那年年末,王仲荣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取得联系,每年都向希望工程捐款100元。2001年,王仲荣又将捐款数额增加到400元。
1993年,王仲荣退休后,得知西部革命老区贫困失学儿童较多,主动与老区有关部门联系,表达捐助意愿。陕西省志丹县团委向王仲荣推荐了一名叫尚花花的失学女童。王仲荣立即购买了学习用品和40元钱一起按通讯地址邮寄过去,并多次写信鼓励她。同时,王仲荣又资助了四川省阿坝洲小金乡9岁藏族儿童李鑫。
就这样,从1993年一直到1997年,除了按照计划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外,王仲荣还坚持资助失学儿童,同时还为大中小学校捐款3000余元,并自费为农村小学购买录放机、订阅《黑龙江科技报》……
1998年9月的一天,王仲荣听说大庆师范学校新生王莉英,因家里遭受洪灾而面临失学。经核实后,王仲荣向民建大庆市委汇报,得到了重视和支持,从民建助学成才基金中拨款1800元为王莉英支付了学费。此后,王仲荣一直关注着王莉英,帮助她度过难关。
……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在捐资助学的同时,王仲荣还热心于帮助学校帮助解决。2002年春,当看到物探公司资助的红岗区中内泡小学校园光秃秃的,便决定要为孩子们植下一片绿荫,让他们在充满绿意、充满希望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查找资料后,自费赴京买回速生杨树苗,为学校送去了一片绿荫。
前几天,王仲荣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但他依然记挂着面临中考的贫困学生王思月。为了鼓励孩子,王仲荣托人为王思月送去200元钱。
十八年的助学经历,让王仲荣收获了浓浓的亲情。他资助过的周立东2003年大学毕业后,在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当了一名大学老师。
如今,王仲荣资助的孩子们,成为他的精神财富。王仲荣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与尊敬、社会的肯定与赞誉。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发挥余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