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呼兰区白奎镇朝阳村小学的一天 28个孩子的坚守
2009-11-13 10:30:2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3日讯 室温12.5℃,学校里最后的28名小学生裹着厚厚的棉衣正在上课,不时把通红的小手送到嘴边呵气;朝阳小学烧了6年锅炉的工友老王铲起一锹新煤直骂,这哪是煤,简直就是土……11日8时许,记者在呼兰区白奎镇朝阳村小学看到了以上的一幕。

 

  11日5时,记者来到朝阳小学,此时天还是黑的,工友老王就开始烧苞米棒子暖教室。不到7点,校长郭凤学和其他6名教师都到齐了,大家分头往炉子里添旧煤。地上撒下一小点儿煤,郭校长用笤帚仔细地扫起来,倒回煤槽子里。上面给的煤不能用,去年的煤所剩无几。就为了能省点煤,28名学生家长轮流往学校背苞米棒子。工友老王想等炉火烧旺了,再掺点新煤用。可不管多旺的火,只要添一锹新煤,火就灭了!

  7时30分刚过,6岁的吴虹江和妈妈第一个到校,吴虹江穿得鼓鼓囊囊的,每个学生穿得都很厚,进了教室,只摘下了帽子手套。

  将儿子送进教室,村民张娟直接找到校长,问煤还能挺几天。她告诉记者,家里不富裕,负担不起把孩子送到乡里读书的费用,做妈的担心孩子冻坏,“能穿的,都捂到孩子身上。”

  上课预备铃响了,一年级12人,二年级9人,四年级4人,五年级3人,无一缺席。

  8点10分,上课铃声响了,在号称全校最暖的一年级的教室里,记者看了一眼温度计:12.5℃。

  尽管煤槽子见底了,可一年级的班主任骆洪志却说,他们是全校“最富”的班级,学校对一年级格外照顾,校长特批,只要炉火不旺,一年级可以填煤。

  12个学生挤坐着6个小课桌,6个小课桌离炉子不足两米远。骆老师说,这样暖和些,不然,手就写不了字。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子立刻跳了起来,一边不停地搓着有些红肿的小手,一边使劲跺着麻木的双脚,可没有一个学生敢出去玩。午休时间,家近的孩子跑回家吃饭去了,家远或家里没人的孩子只能继续留在教室里。学校没有热饭的地儿,孩子们或啃面包,或吃家里带来的凉饭。校长郭凤学看着心疼,也只有无奈,煤只够用3天了……

  郭校长说,这几年学生剩的越来越少,现在全校只有28名学生,区里说费用合不上,不给供应烧暖气的煤了,全都改成烧炉子取暖,可没想到今年上面配发的煤根本点不着。幸亏去年剩了点煤底子,再配上家长们轮流送来的苞米棒子,对付用到了现在。但是只要有一个学生来上课,这个学校也要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