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 新林镇党委下设2个社区党总支,5个直属支部,22个家庭党支部,现有党员919名。镇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做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拓思路、提素质、解民忧,促民富,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学理论,促发展,争先锋,惠民利”为载体,注重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广大党员的主体优势,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党组织引领,服务经济促发展
这个镇以促进经济增长、百姓增收为目标,按照“促进群众就业、发动能人创业”这一思路,不断提高党组织引领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大力实施“基地规模化、特色经济产业化、创业致富全民化”的发展战略,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采则采的原则,引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自主创业实践,帮助产业户协调解决政策、信息、场地、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从培育创业主体、降低创业门槛、健全创业机制和完善服务保障等方面为全民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发展食用菌产业为龙头,在巩固原有143.5亩黑木耳基地的基础上,新辟基地200亩,建设成为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提升。今年,这个镇镇域共培植黑木耳1000万袋、蘑菇27万袋,以黑木耳产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并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加工业、采集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呈现出特色先行、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上半年实现自营经济产值4756万元。
党员带动,服务群众促致富
为引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镇党委深入推进“家庭致富”,充分发挥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带动和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上积极实践。一是创建党员致富示范基地带民富。党员致富带头人颜士君,带头发展黑木耳培植业,从事黑木耳产业4年多来,熟练掌握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镇党委在鼓励他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将其产业发展区建成标准化黑木耳培植基地,并吸纳8户黑木耳业户入驻基地共同发展,整合技术、菌种、场地等资源,统一菌种、统一技术操作、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将单枪匹马的零散业户,链接为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进一步影响和带动了70多户居民从事这项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培育党员致富示范点帮民富。林城社区第六家庭支部书记尹万权,带头发展棚室蔬菜种植,每年都能获得万余元的收入,依托支部影响力和其所处的地域优势,镇党委将林城社区第六支部所辖区域培育成为党员致富示范点,在尹万权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11户居民自主发展棚室蔬菜种植这项产业,实现了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三是选树党员致富示范户促民富。党员姜忠义,办理买断工龄后,不等不靠,从事干豆腐加工这项产业,由于他加工的干豆腐口感好、质地细腻,深受顾客欢迎,每年都可获利三四万元,镇党委将其选树为党员致富示范户,引导广大群众“不找政府找出路,自谋职业奔富路”。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员引导和示范,带动了全镇300余户职工群众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服务等项产业,有64户家庭实现了脱贫。
固本强基,服务社会促和谐
镇党委着力夯实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基础工程,以社区党建为重点,将新民社区和林城社区建设成为标准化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配齐配强社区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居民区党员分布情况,突出社区家庭党支部建设,创新家庭党支部设置形式,本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便于管理、易于活动、服务居民”的原则,分别建设以富民兴业、文明使者、爱心邻里、政策宣传等为特色的家庭党支部,充分体现一支部一特色,实现了“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有机结合,各家庭党支部在推动科学发展、引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凝民心、聚民力、强堡垒,使每一个家庭党支部都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维稳创安的“稳压器”、和谐创建的“减压阀”。在棚户区改造、“以煤代木”、“殡葬改革”等项重点工作中,各家庭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采取志愿者服务、入户访谈、政策宣讲等形式,变结为解,化激为机,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