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在线视听  >  时政
搜 索
视频: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黑龙江省长栗战书【下】
2009-11-17 07:02:38 来源:黑龙江电视台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6日讯 凤凰卫视2009年11月14日播出的《问答神州》节目中,黑龙江省长栗战书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以下为文字实录:

  栗战书:那个时候满脑子都是西部开发的规划,西部开发的政策,西部开发的项目。一下子转到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也有一个了解情况,适应的过程。

  主持人:您当时看到东北那个时候的情况是怎样的?

  栗战书:比如说我那年到那个北安市去,有一家企业,大面积的棚户区老百姓,职工住在这棚户区里头,有的是三口人,五口人之家就住那么十来平米的一个房子。里头除了自来水还有,电灯有,其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大家还是按照计划来排产,按照计划来销售,没有瞄准市场。有些企业工人搞出产品生产,但是大量的产品积压没有效益,连基本的工资都发不了,所以工人生活也很苦。

  主持人:您当时是不是觉得刚开始他们报告的时候,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一个收购项目?

  栗战书:应该是。因为我们在之前也进行了一些研究,虽然没有到德国去,但是我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渠道,已经对开始的一些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它除了有一定的技术专利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国际销售市场的网络很大,当时我们认为这个机会难得吧,一定要抓住。

  主持人:怎么让省政府能够这么快的筹集到了500万的欧元进行支持?

  栗战书:至于我们筹集的这些资金,政府拿了一些钱,另外我去向工信委,科技厅,他们都有一些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技术改造的一些专项资金。我多方筹集了500万欧元,很快就把其他包括日本的一些竞争的厂家给打下去了。

  主持人:那这几年下来哈量本身的这个营收的效益是不是也大大的提高了?对于这个500万欧元,它怎么样归还政府?

  栗战书:这是我们黑龙江省内企业在海外收购的首例,社会上被称为蛇吞象现象。它的销售收入和实现的利税,都是20%-30%以上的速度增长,所以目前还没有偿还政府这500万欧元的支持资金。我们有一个规定,有一个政策,政府拿这个钱鼓励你开发新产品,鼓励你自主创新,给了你这个钱,如果你几年内能做得好,你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提升了你的技术档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了,我们有些资金就作为无偿的支持了。


   主持人:像我们昨天去看到的哈飞,它本身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了什么样的一个改变?

  栗战书:像哈飞,把富余人员和冗员以及副业剥离以后精干主体,拿出精干主体同国外合作,通过这个改制跟国外建立股份合作的研发和生产的公司,这样使这个产品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呢走出了一条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新路。我们已经在天津、上海客机生产的份额当中拿到了一定的生产份额了,正在推进这个事情。

  主持人:因为那时候是第一次对我们的大粮仓进行一个要求,但他(温家宝总理)的要求方式很特别,是用“拜托黑龙江”。“拜托”这个词您听到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

  栗战书:因为2004年总理讲这个话的时候,我并不在现场。那个时候我不是全国人大代表,但是他讲了以后,在当天晚上,参加会的人大代表就给我传递回了信息,说家宝总理参加我们代表团讨论,而且一进会场就讲到东北大粮仓,“拜托黑龙江”。因为那个时候我是刚调到黑龙江来,我是2004年1月份调到黑龙江,我也感觉到压力很大。

  主持人:两会的时候您在北京,那时候因为听到了农民今年卖粮难的问题,您又拍案而起了,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栗战书:说拍案而起这网上讲的,当时我听了以后是很着急的,立即召集有关方面,跟人大代表对话,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怎么解决。我们就采取一个按计划交粮,大家做出计划。这个村今天能交几万斤,他那个村今年天交几万斤,粮库适当做出一个计划安排,今天你这个村来,我全部收了;明天他来,或者是夜间你来,白天他来,这样把交粮的这个时间错开,做一个科学的安排以后就避免结果几个村都来了,最后你一下子收不过来,就形成排长队。还有就是我们要求粮库,必须多设收粮站点,过去它叫坐库收粮,就在仓库门口,设秤来收粮,现在我要带着这个量具到村里去收。我们还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收粮以后先不入库,还让老百姓先保管,但是我把钱已经给你了,等着收粮高潮过去以后,需要的时候你再拉到我的库里来。

  主持人:到了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的说法又升了一级,他要建设现代化的一个农业,大农业,而且就是要成一个稳定的粮仓,这五年当中,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变化?之前要用拜托的,现在要求的是稳定的粮仓?

  栗战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些年加强了中低产田的改造。另外整个一亿八千万亩耕地来讲,我们还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它的机械化程度。我们购置了很多的大马力的拖拉机,深翻土地的时候40共分深,就这一招,原来可能十几公分拖拉机的耕地深层那粮食产量就低。增加到40公分以后,土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了,抗寒能力增强了,所以它的产量就能够亩产能增加200斤到300斤。我还看过一个农机专业户,这一家农机专业户只有三口人,夫妻两个一个小孩,所有的各种农机械都有,大马力的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喷洒农业的机械、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他家里全都有。你都想不到他耕种多少亩耕地:一万两千亩。这在国外也是一个大型的家庭农场了,我2005年去的时候,他享受国家的包括各种惠农的一些补贴,这家的收入是多少呢?240万。

  主持人:在中国觉得用农业致富,而且是农业耕种致富,还不是加工业致富,不太可能,不过真的是在黑龙江实现了。

  栗战书:对,是这样的。所以黑龙江建设国家可靠的大粮仓,确实具备条件,具备这个潜力和优势的。我到国务院去汇报我们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的时候,那天是现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来听取的,当时我讲了一句话:我们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可能我们农民的收益比不上把这些土地开发出来搞工业,搞商品房。但是国家需要粮食,我们黑龙江愿意挺身而出,给国家拿出粮食来。而且当时我讲这番话的时候我心中也想到了,几年以前,温家宝总理给我们提出拜托我们这个话。

  主持人:你心中是不是觉得不辱所托?

  栗战书:因该是。

  主持人:谢谢省长再次接受我们的采访。

  栗战书:谢谢你,欢迎你再到黑龙江来。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