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生活报评论员:哈尔滨令我们为之一振
2009-11-18 14:30:11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向辛勤的环卫工人致敬! 记者 张清云摄

 

  11月18日,生活报在第三版刊发了题为《哈尔滨令我们为之一振》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大街洁净,车畅其流。清雪后的哈尔滨,令人的心神为之一振。

  夜幕降下,站在松花江岸边的高楼上,向下,看霓虹闪烁,看无雪道路上的车灯鱼贯前行,光影魅动宛若流年;而两侧,楼顶树上花坛里,积雪在霓虹和车灯的映照下,纯白中透出绚烂的色泽——这个夜晚,这座流动的城市生生不息,和谐曼妙。

  哈尔滨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下了三天。据统计,降雪量达到9.6毫米,属大雪级别,临近暴雪等级点。雪量之大、雪程之长、温度之低,在这座以冰雪著称的城市里也算罕见。


  以往,对于市民,这样连绵的雪天就是麻烦的开始——站在风雪的街头,半小时等不来一辆公交,一小时打不到一辆出租,手脚麻木浑身冻透,一切只因为冰封路面雪阻归途。

  今年大不同。从11月13日大雪初降,哈尔滨市的清冰雪大军就开始上路,到17日,全市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机械、设备和车辆1700余台(套),运输冰雪14500余车次,边下边清,仅用了18个小时,就将全市主城区127条一类街道、46条(段)坡路的积雪全部清理干净。曾几何时,这样的高效率,是市民的一个奢望。

  “今年的雪清得真快!”“哇,了不起!”这两天走在哈市街头,坐在出租车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赞叹。这赞叹来自游客,他们不远千里慕名而至,极担心被封锁在旅馆;这赞叹来自市民,他们经历过太多行路难的困扰,懂得清雪的艰辛和路途顺畅的可贵。

  这种雪后的顺畅,恢复交通的快捷,真是久违了!

  这一切,其实源于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决策。

  早在今年10月,哈市就召开了今冬清冰雪动员会,出台了清冰雪方案。他们创新机制,出台了哈尔滨市清冰雪工作考核制度,采取百分制考核,对于清雪单位,检查每扣一分,在相关区奖励总额中就要扣除5000元,奖励给先进单位。在清雪工具上加大投资,投入了8000万元用以购买清雪设备,新购买的设备加上原有的,共有532台,平均每条主街路都有三四台设备,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我们为冰城的领导集体击节。这一场清雪之战,一个大得人心的漂亮仗,成为哈尔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浓墨重彩,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管理者治理环境沉疴的决心、魄力和力度。

  我们向顶风冒雪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们致敬。他们凌晨三点开始清雪,晚上甚至要加班到半夜,在这样飞雪漫天的冬季,在这样别人都躲在温暖被窝里酣睡的夜晚,他们当中甚至有人连续二十个小时不离岗位。这样的一种精神,因一个机缘而激发,因制度和机制的创新而得以激励!

  我们为那些主动加入清雪大军的党员干部和普通市民喝彩。雪降三天,哈市仅道外一区,就有7000余名干部群众与专业清雪队伍同步作业,他们的参战,让人看到了一种值得期待的群体的自觉。说到底,以雪为令,人人动手,这种北方千百年来的好民风原本需要尽快回归与弘扬。

  清雪战役完胜,让人再次确信,一个注重民生注重实干的政府,其引领作用何其巨大,清雪不过是一个序曲。似清雪这样的一种决心,这样的一种劲头,这样的一种力度,这样的一种效率,行之于哈尔滨新的发展战略,何愁不得民心,何愁不达彼岸。

  经受清雪战役洗礼的城市,多了一份精气神。让我们带着雪后晴朗的心情,去加倍工作,开心生活吧。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