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招聘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高雷 摄 |
![]() |
通讯企业门庭若市。东北网记者 高雷 摄 |
东北网11月20日讯(记者高雷)20日,“东北五校”毕业生招聘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超过5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招聘,数千名学子踊跃应聘。
2004年末,哈工大等5所东北名校成立了“东北五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时下,每年的“东北五校”招聘会已成为哈市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招聘会之一。今年在哈工大召开的这一招聘会也吸引来了众多来自吉林乃至辽宁的学子参与。
记者在会场看到,进行招聘的单位涵盖了众多的行业。像往年一样,通讯等热门行业继续受到学生们的追捧,而一些重工业企业则门庭冷落。
记者发现,今年用人单位的门槛比往年又有所提高,很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都是清一色的硕士或者博士。
浙江海洋学院的招聘海报上列出的人才需求几乎全部是博士,只有少数岗位写的是需求“优秀硕士”。该院的招聘代表说,浙江省的省属高校早已经过了“饥不择食”的阶段,如今即使是引进博士,也要某些特定专业的才可以。外企易信得(扬州)电子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的全部是硕士,该公司招聘代表说,除了学历要求外,公司还对应聘者的外语沟通能力格外看重。
招聘单位的这种“人才高消费”令学子们吃不消。在招聘现场,记者听到的普遍议论是本科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要求。但让学子们感到安慰的是,还有一些单位不唯文凭而重能力。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会上列出了一系列岗位,都面向本科毕业生。该公司的招聘代表说,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成套设计和开发能力。还有一家长春公司打出“招聘副总经理年薪六万元”的旗号,并将应聘者的年龄限制放宽到33岁。
企业的要求与学子的期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而当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时候,学生对企业往往又很挑剔。哈工大机电学院机电系的伊磊说,他比较看重工作地点和待遇,希望能尽量留在北方工作,月薪超过两千,而若是去南方工作,月薪至少要达到三千才能令人满意。
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姜晓旭则指出了今年的另一种趋势。这位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女大学生说,她有很多分散于哈尔滨各高校的同学,所有学理科的同学今年的就业形势都很好,可选择的岗位明显比往年增加,而文科大学生就业岗位未见增多。她还说,招聘单位中普遍存在着重名牌高校而轻一般院校的风气,她希望招聘单位对所有院校的学生都能一视同仁,给予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