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于敏,大兴安岭新林区委组织部干部,在今年全地区副处级岗位公选中,她从5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总成绩名列第一。3年来,该区通过创新党建工作和干部选用机制,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不仅提升了干部素质,也增加了职工收入。据统计,全区共有4名科级干部通过公选走上了副处级岗位,5名干部被列为地区副处级后备干部,12名干部考入了地委、行署机关;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年前的5920元增加到8115元,提高了20%;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7%……
该区注重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服务经济、致富职工”的党建工作新思路,实施素质工程和致富工程,创新政治工作考核办法,设置了发展指标、否认指标、基础指标和创优指标四种指标,其中,1/3为党务基础工作,2/3为经济发展目标,使党群工作直接切入了经济主战场。
11月10日,全区440余名科级干部和150余名副科级后备干部走进考场。据介绍,像这样的理论和业务知识考试,全区每年都进行一次,现在党员干部考试优秀率已由过去的75%提高到96%。
针对部分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区委提出,领导班子学习不达标的不能评优、领导干部考试不及格的不能重用、后备干部考试不及格的不能提拔。3年来,共有32名科级干部因考试不及格被安排集中办班学习,有5名科级干部被免职,12名后备干部被取消资格。
以“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学”活动,使新林区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原宏图林场场长张鹏举在地委组织的双推双考中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原区委办主任李思群在“三学”活动中成绩优异,被区委派到大乌苏镇任党委书记。
为实施致富工程,促进职工增收,该区重点发展了食用菌养植、特色养殖、生态旅游、加工运输和建筑服务等10余个致富项目。3年来,共投入2800余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拿出250万元建设菌种繁育基地和服务中心,建成食用菌养殖标准化基地21块,成立了区技术推广站。目前,共有6460户参与到致富工程中,占全区总户数的32%,户均收入达到1.8万元,其中,食用菌培植已突破8000万袋,产值1.4亿元。近两年,新林区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致富先进单位”和“大兴安岭地区家庭致富工程示范区”称号。
针对跑官要官、推荐拉票等现象,该区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推行了干部定期考试制、干部业绩积分制、干部考核“双评”制、第一推荐人公示制、干部任用全委会表决制和干部公开竞聘制等八项制度,起到了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
今年通过公选走上副科级岗位的王德胜说,现在,区委对干部的工作业绩、民主评议、学习情况及班子考察综合量化,用数字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将积分情况在党务公开栏上对外公示,使每名干部的表现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热潮,减少了拉票、托人的现象。同时,区委对第一推荐人进行公示,增强了社会对干部推荐的监督效果。据了解,3年来,该区提拔任用的140名科级干部积分都在95分以上。
为了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群众公信度,他们还在全地区率先实行了干部任用全委会差额表决。近两年,通过“定岗直推、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全委会票决”的直推差选方式,把大家比较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干部任用满意度由91.4%提高到96.8%。
通过创新干部选人用人的新机制,端正了用人导向,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三年来,全区矿产开发、林产工业、绿色食品和境外采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创建和平安县区创建等工作获得了省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