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题:校门对准厂门 课堂对准岗位——访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何祚才
作者 牛顺荣 王宗华
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中专、技工、职业高中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这个学校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使校门对准厂门,课堂对准岗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年均培训学员3000人次,就业率达98%以上,岗位满意率达99%以上。
近日,该校校长何祚才就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继续转变办学思路,走出一条职业学校成功办学之路接受了采访。
据何校长介绍,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8年,多年来办学方向是以升学为主,但由于师资力量和其他办学条件的匮乏,竞争不过“正规军”。而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方面也荒废了。从2000年开始,该校开始转变思路,他们把学校的办学模式确定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校与双鸭山市内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定期召开与企业之间的座谈会。学校先后与双煤集团机电有限公司、黑龙锅炉等10家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由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实习基地,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形成校内校外基地内容互补、两翼齐飞的格局。
“工学结合”就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校长何祚才多次跑省进京,几年来共争取专项基金1200万元,改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汽车运用与维修和计算机应用四大实训基地。这也是目前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实训基地。近几年,学校还先后投入了20万元购置了汽车驾驶模拟机、通用电学实验平台、投影仪、泥塑用具和手工缝纫工艺用具等设备。目前,模拟驾驶室实训室、泥塑实训室、手工工艺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剪纸实训室已经建成,这些为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订单培训”是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的一个办学模式。学校教师经常深入企业,认真研究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几年来,学校为新时代水泥责任有限公司、黑龙双锅有限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订单培训学员500人,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学员9000余人,学生就业后都成为业务骨干。
何祚才校长告诉记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换脑筋工程”活动,引导教职员工居安思危,探索学校的发展问题。大家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讨论:一是如何把握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二是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如何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
经过几年的努力,双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已成为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全省青年下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双鸭山市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校党员干部普遍认为,通过“换脑筋”活动,转变思路,感觉学校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信心更加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