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古源镇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打绿色品牌、树发展决心、强堡垒作用、富百姓生活”为实践载体,在思想作风、民生改善、脱贫致富等方面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有效推进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该镇党委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相继开发了以蜂蜜、蜂王浆、蜂胶为主的蜂产品;以蕨菜、黄花菜、黑木耳、猴头菇为主的野生山特产品;以干株画框标本、活体植物标本为主的标本产品;以柳编工艺、根雕工艺为主的工艺品,进一步壮大了绿色产业。同时,镇党委从经济帮扶、技术支撑、科学引导等方面入手,通过担保小额贷款、建立技术辅导员队伍、制作致富信息网页、成立种养殖协会和出台优惠政策,全力扶持职工致富。将古源镇出产的各种农副产品推介到网络上,建立绿色产品信息库,为产品销售拓宽了门路,职工群众累计增收200余万元。
针对林业生产逐年锐减,镇属木材加工厂相继停产倒闭,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镇党委将所有下岗人员纳入到特别关注范围,社区党总支专门开设了劳务信息站,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为加工厂、作业点提供劳务信息。与此同时,镇党委精心选取造林生产、山产品采集等项目,统一组织转岗和下岗人员参加生产,并免费提供车辆、工具等,确保无业人员有事儿干,有收入。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镇党委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共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15条,着力解决了河西居民饮水难、下岗职工就业难、退休工人活动难等民生问题,提出了“保民生,创品牌,上项目”的富民规划,大力扶持职工群众走自营经济道路。
目前,全镇蔬菜种植和特色养殖已经初具规模。截至10月份,蜜蜂养殖已发展到8户375箱,年产值近20万元;森林猪达到350头,年产值10余万元;绒山羊、莱茵鹅养殖分别达到350只和6000只,年产值均超过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