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5日讯(记者印蕾)记者从25日召开的哈尔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哈尔滨市将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出行、居住等方面办好15件残疾人民生实事。这些实事包括:
培训残疾人450人,安置残疾人就业500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100人,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
建立哈尔滨市盲人按摩就业实习基地和60家盲人按摩旗舰店,扶持100名贫困盲人创业、就业,进一步规范盲人按摩市场发展,确保盲人稳定就业。
为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资助600名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和400名中高等教育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现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全程资助。
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00名贫困肢残者免费安装大腿假肢,对50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开展抢救性康复训练,填补哈尔滨市无专门的康复、特殊教育、心理和环境四位一体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空白点。
为6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使其重见光明。
为150名脑瘫适应症儿童免费实施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对5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在指定机构开展抢救性康复训练进行补贴,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对1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治,其中800人免费提供药品,200名重性患者免费住院治疗。
对220名困难家庭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和培训及托养服务,其中包括120名智力残疾人和100名精神残疾人。
对城区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
举办盲人按摩大专班,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盲人推拿专业学历大专班,填补我省无盲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空白点。
实施农村重度残疾人新农合保险费资助,解决其就医难的问题。
设立残疾人事业发展宣传专栏和专题,总结、推广、宣传优秀残疾人和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倡导扶残助残良好风尚。
开展残疾人康复进家庭试点工作,确定家庭贫困、有康复需求的200户残疾人家庭作为试点对象,社区康复员上门为其提供康复技术指导、心理疏导、康复转介等服务。
建立14个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和托养服务,推动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