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尔滨香坊光明村绿色果蔬基地使村民致富
2009-12-28 13:39: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毕诗春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农民在大棚内侍弄幼苗。

  东北网12月28日讯   2009年岁末的一天,冰城哈尔滨,一场瑞雪不期而遇。

  年仅36岁的光明村村民、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会长郑连升,正站在光明村的一处高坡上,眺望着自己的绿色果蔬基地,细腻而温婉地揣摩着这场瑞雪。

  他心里正盘算着2010年的“战略目标”:建一个超万米的“绿色果蔬试验园”,将一些新、奇、特果蔬品种,统一进行实验种植、统一管理;并拓展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营销模式,以连锁店的形式推出基地产品,及时供应哈市“市民餐桌”……

  蔬菜村闯出崭新致富路

  多年来,光明村一直是一个标本式的城市近郊蔬菜村。因为一个人的大胆设想和尝试,这个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这个人的名字叫郑连升,如今,他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绿色无公害果蔬大王”,并创立了幸福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他坦言,与市场较量增长了他的睿智和胆量,市场是他的大学……

  善于学习,敢于“吃螃蟹”,造就了光明村人绿色蔬菜业的辉煌,同时也带来了光明村的绿色农业经济。

  作为哈尔滨市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光明村前几年以生产紫花油豆角而闻名。但是,市场风云的不断变幻,使农民收入很不稳定。而且,菜农们单打独斗地闯市场存在很大的风险,收入根本得不到提高和保障。

  见此情景,郑连升一直在想:该怎样改变农民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局面呢?通过自己对市场的不断摸索和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他深深地感觉到,要想发展真正的效益型、科技型、规模型农业,真正达到促农增效的目的,必须成立行业协会,以此来打出自己的品牌,搞农业新品种的开发和种植。

  2009年5月,光明村又成立了“连升特色果菜配送中心”,对无公害绿色瓜菜进行生产开发加工、包装、配送、检测于一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在郑连升的带领下,光明村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产业结构模式,加大产品的高附加值,始走上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之路。

  年产200万斤  “放心菜”火了农民钱包鼓了

  时光流转。几年来,先后有360多名村民加入了无公害名优瓜菜协会。

  而且,协会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农业专业技术学会”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先进集体”称号。协会的绿色果蔬基地规模近3000亩,钢架大棚2000栋,节能温室10000平方米,育苗温室30000平方米,配送中心占地近2000平方米,分为冷藏区,保鲜区,包装区及综合办公区于一体。拥有哈尔滨市最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并拥有成套的筛选、加工、包装、保鲜设备和先进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也就是说,城里人买菜,可以知道这菜是哪个村、哪一户、怎么种植及什么时间生产和采摘的,这样的“放心菜”能不火吗?

  郑连升走在了哈市菜农的头里。现在,他们村年生产果菜约200万斤,全体村民直接增加收入60万元。

  如今的光明村,在国家政策的东风下,通过组建协会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民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真正达到了农民增收增效的目的,较成功地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并顺利地与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建立了友好关系。

责任编辑: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