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尔滨街头全副武装的超酷骑手。 |
黑龙江新闻网讯 近日,哈尔滨的气温连续数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徘徊,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近年来罕见的寒冬,市民们开动脑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想出了独具特色的好点子,御寒效果显著。
衣:腰缠热宝漂亮不“冻人”
这几天大街上的行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为了既有风度又能保住温度,大家想着法儿让自己动人不“冻人”,暖腰宝、棉马甲等纷纷派上了用场。
市民李女士说:“脚和腰是最怕凉的,这两个地方缓和了,全身就不怕冷了。”李女士最近常常带着暖腰宝,外面套一件宽松的大衣就成。进入办公室再换上棉马甲,既漂亮又暖和。她还特意穿了双两层的厚棉袜,新买的长筒皮靴也是大一码的,垫上两双鞋垫后正好,非常暖和。
在松花江街附近的一家仓买内,棉鞋、棉帽、手套也摆上了柜台。老板告诉记者,他的店离火车站近,外地游客较多。最近降温,许多游客下车后都冻坏了,纷纷就近购买防寒用品。看到这个商机,他就上了些帽子、手套,没想到销路还不错。
食:羊肉狗肉驱寒又进补
“这天儿太冷了,正适合吃火锅!”市民马先生说,吃羊肉火锅不但可以驱寒,更能进补。他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御寒食谱:常吃狗肉、羊肉、牛肉、鸭肉、草鱼。他说这些肉都有很好的御寒效果。此外,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掺着吃。
5日中午,记者在南岗区宣化街上的一家火锅店内看到,客人已经爆满,吧台前还站着四五名排队等候的客人。据该店服务员介绍:“天越冷火锅生意就越好,最近一段时间不仅饭口需要排队,平时也很少有空桌。客流量增加了两三倍,单桌的翻台数已经达到了三四次。”
住:厚窗帘电暖气保证室温
5日,刚买了一台电暖器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最近降温后室温很难达标,一般在16摄氏度左右,屋子里凉飕飕的。点上电暖器就好多了。另外,她还买了厚窗帘,挡挡寒气,室温又升了1摄氏度。
在新哈一百电器商场,选购取暖电器的顾客络绎不绝。据某品牌电热风的促销员介绍,这几天电暖器、电热风的销量比平时多了一倍。
行:爱车穿“棉衣”
“我的车已经一周无法发动了,后来在修配厂更换了机油和防冻液终于能开了。”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
据南岗区理治街上某汽车修理部的技工介绍,由于气温骤降,很多机油和防冻液防冻指标不够的车辆无法启动,所以必须更换机油和防冻液。
记者在道里区通达街上看到,一些车辆停在路旁等待维修工人给车辆更换机油和防冻液。大货车司机于先生对记者说:“我在这儿排队等着换机油已经两个小时了,哪成想天儿能这么冷啊。”
除了使用高标的防冻机油外,私家车主刘先生建议,无论白天晚上,只要不是在行驶中,都要给爱车穿上“棉衣”,这样可以有效保养车辆,避免“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