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讯 某国营职业技术学校近日遇到一件烦心事:一中介公司找到该校要求培训一批要出国打工的厨师,没成想培训不到一个月,中介却“人去楼空”,26名学员的出国梦破灭。该事件目前已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有关人士提醒,目前哈市劳务输出中介市场鱼龙混杂,一定要慎重。
该技校吴主任介绍,一个月前,“哈达得处境服务中介公司”找到学校,要求用一个月的时间培训一批厨师。因条件比较优厚,学校便应承下来,谁知却出现这样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那么,哈市的劳务输出到底是怎样的过程呢?市职业介绍中心工作人员说,哈尔滨市现阶段的劳务输出主要以输出技术型劳动力为主,如厨师、电焊工等,而且还需要被输出者的劳动技能等由国家认证的相关证书。没有相关技能的打工者,一般不会介绍到外国打工。特殊情况,如有先学习技能再出国打工者,市职业介绍中心都会在其培训合格,直至出国并按照合同找到工作后,才与委托的培训单位结算。
目前,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的门槛相对较高,仅中介机构的风险抵押金就达100万元,所以哈尔滨市目前有资质承办对外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非常少,因此要到国外打工的市民,一定要找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通过哈尔滨市职业介绍中心联系到外国打工。
办理该技校纠纷案的冯正斌律师说,目前,哈市的劳务输出中介比较混乱,其中一些被吊销中介资格的单位仍在继续从事中介活动,无形中增加了打工者的风险。此案中的中介机构,在商务部门和劳动部门都不能查到该机构的资质,但其仍在从事中介活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劳务输出中介的监管,定期公示被吊销中介资质的单位,让市民更容易核实其资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打工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