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7日讯 大庆市龙凤区代女士年逾五旬,已经退休在家,但是最近两年来,她的麻烦事还真不少,她经常奔波于银行、单位和户籍部门之间,这让代女士很是伤脑筋。
1烦恼源于换户口
据了解,这些麻烦事,都是由于当年的那次换户口。
代女士家的户口本在1999年更换新证,在新证上,代女士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的“2”,被错写为“4”,丈夫崔先生的身份证号码中的“51”,被错写成“31”。
但代女士当时也没仔细看,便将户口本拿回了家。
2006年2月,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户籍部门依照户口本上显示的身份证号码,为代女士和她丈夫办理了两张依然错号的身份证。
2没有“身份”办事难
2007年10月,代女士欲购置一套新房,当她去银行取钱准备交房款时,却被银行拒绝,原因是代女士是用第一代身份证办理存款的,但第二代身份证号码不对。
这时,代女士才知道,她和丈夫的身份证及户口本上的号码都是错误的。
幸好,代女士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还没到期的一代身份证,赶到银行办理了相关手续,将钱取出实现了买房的愿望。
由于身份证号码错误,取钱时受阻,险些耽误买房,这件事对代女士触动很大,代女士随即向户籍部门说明情况办理相关手续,并于2007年12月领取了号码正确的第二代身份证。
3更改对象太繁杂
代女士和丈夫的工资卡、保险业务等,都是用那两张号码错误的身份证办理的,一旦银行卡遗失、消磁的情况发生,都需要身份证来办理。
为了不让身份证资料继续错下去,代女士请户籍部门开具了相关的证明,到银行注销了带有错误信息的账户,办理了新的账户,还向单位的相关部门,申请更改了相关的信息。
不仅如此,代女士担心自己和丈夫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证件号码都是错误的,既怕自身利益受损,也怕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
代女士无奈地说,这几个数字虽小,但是给她和家人带来的麻烦却很大,她希望相关部门在工作中能再认真负责一点,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