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哈尔滨市总工会调查,在哈尔滨市务工的农民工目前约有100万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2009年,哈市劳动部门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在安置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创业、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政策,进一步形成了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农民工付出了智慧和力量,城市也给予他们尊敬和呵护。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正逐渐适应城市,其中的先行者甚至成了新市民。在第二故乡,农民工异乡的感觉越来越淡,主人公的感觉越来越强。
2009年,哈尔滨市提出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在全省发挥好“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四个方面“龙头”作用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这些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而农民工无疑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陈水良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
有车、有房、有自己独立经营的店铺,孩子也在哈尔滨上学,这就是目前陈水良的生活状态,陈水良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陈水良说,十年的付出才让他拥有现在的一切,所以他很珍惜。回想自己刚从浙江老家来哈市打工时,那时的生活十分艰难,只能靠帮人卖汽车配件来赚钱维持生活。
打工一年后,陈水良东拼西凑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自己开起了汽车配件。为了省钱,陈水良挑起了店里所有的活,销售、联系客户、上货都由他一个人干,累了就在店里歇一歇,饿了就买点馒头咸菜随便对付一口。他始终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年半以后,小店终于闯出了名堂。
小店也从最初的十几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四十多平方米,资产由最初的几万元到现在的上百万元。小店的经营现在已上了轨道,他雇了4名工作人员帮助打理店面。
谈到未来的发展,陈水良说,他一直十分看好汽车配件这个行业,下一步他打算继续扩大现有的经营规模,继续开分店。目前他已在哈市的某个汽配城内购置了两个店面,目前正在装修,不久的将来新店就将开业,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在哈市会生活的越来越好。
2009年,哈尔滨市首次制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有哈市户籍的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时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享受最高5万元、最长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周佳新 农民工子女当上大队长
见到周佳新时,她正在学校大队部忙着清点学校新接收的捐赠物资,因为是学校的大队长,所以她每天总是格外忙碌。
周佳新刚上学时,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母亲体弱多病,不能外出工作,仅靠父亲一人打零工推持全家生计。为了供佳新上学,家里省吃俭用,有时甚至还要借钱供佳新读书。当学校和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家纷纷为佳新申请了助学金;班主任老师经常会给她买一些学习用品;有些老师还主动给佳新的父亲介绍生意,增加家里的收入,让她十分感动。
周佳新说,刚从老家青冈农村来哈尔滨市延兴小学上学时,她曾经很自卑,因为自己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家里条件不好,总觉得老师和同学会不喜欢她。但是上学之后她才发现,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关爱有加。
现在周佳新已经上五年级了,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在去年学校艺术节期间,周佳新在全校中文书法比赛和英语书法比赛两个项目上均获得了一等奖。
截至2009年上半年,在哈市义务教育阶段的409所公办中小学校中,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有375所,占学校总数的91.7%。全市城区学生总数28万多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6万余人,占到22.2%。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有一份学籍,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中。
张爱枝工伤之后心不伤
尽管刚下夜班不久,张爱枝接受采访时仍笑容灿烂。去年夏天,42岁的她在岗遭遇意外伤害,所幸的是,工伤保险让她免除了后顾之忧。
1999年,张爱枝告别河北省新乐市大岳镇安庄甫村,北上哈尔滨打工。经过一番周折,2004年8月,她被哈尔滨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派遣到一家外资酒厂,当起了一名灯检工,成为一名“三班倒”工人。
人有旦夕祸福。2009年6月8日凌晨,正值夜班的张爱枝发现,生产线上的两个啤酒瓶卡住了,来回晃动无法前进。她急忙手持工具去扶瓶子。瓶子突然爆炸,她的右手腕顿时血流不止。张爱枝被送往定点医院哈尔滨骨伤科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右腕外伤、桡血脉损伤。
幸运的是,此时的她不必惶恐与无助——一把工伤保险之伞早已为她撑开。原来,张爱枝上岗后不久,哈尔滨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即为其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事故发生当天,该公司劳资人员就去哈市医保中心为其办理备案,取得工伤治疗通知单,并送达定点医院。治疗一共花费5000多元,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100%支付,而且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
半个月后,张爱枝出院。一周后,她重新上岗。现在,在香坊区果园新区租来的房子里,下班后的张爱枝天天遵照医嘱,加强右手活动以期全面康复。对于未来,她有自己的想法:“公司为我把‘五险一金’都上全了,我也就放心了。在工作上我要尽量努力,争取干到退休。”
2005年12月,哈市相继出台了《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推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
目前,哈尔滨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8.5万人。哈尔滨市出台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基本覆盖到农民工所从事的各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