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伊春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010-01-08 15:52: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8日讯 为全面提升和谐伊春建设水平,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的每个环节上,伊春市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带动伊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第一,围绕中心抓创建,推动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夯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物质基础。牢牢把握“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兴市富民”主基调,加速推进伊春由生态良好的“单优势”向生态优良、产业发达的“双优势”转变。一方面加快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争取尽快停止森林主伐,逐步扩大林权改革试点,从8万到30万,从30万到80万,实行远封近分,三林流转,大力发展民有林,通过全社会的多元化投入,使林子长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使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为全省生态安全,特别是为建设千亿斤粮食工程提供生态保障。另一方面,尽快把产业兴起来,把经济实力壮大起来。以抓项目、抓工程、抓产业为工作着力点,争取产业项目投资,大力发展生态资源反哺型产业,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把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建立起来,彻底实现接替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置换,使经济实力和群众收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

  第二,围绕民心抓创建,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夯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办实事、好事、难事,不断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旅游城镇建设,聘请专家对即将改造城镇特别是重点旅游城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数量,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对一些旧小区和旧楼宇要实施成片包装和改造,使城市形象实现整体改观。按照现实需要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的品位和档次。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按照“高中矮、针阔彩”的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卫星城镇“片林”、“林带”和旅游公路沿线“彩林带”建设;统筹抓好社区、校园、场所、村屯、企业造林绿化,努力增加城市绿化总量,提高城市的绿化质量。三是全力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开展创建卫生区活动,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制、健康教育、城区除“四害”、单位与居民区卫生等工作。抓好交通整治,彻底解决公交车辆、道路、站点、标识、标线等与创建要求不适应问题。四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积极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五是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围绕核心抓创建,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夯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思想基础。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根本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以整顿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重点抓好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社会做出表率。继续推进“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民”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构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切实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继续深入开展好“大森林之声”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大力倡导全民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构筑市民终身教育体系,激发城市创造活力。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继续开展感动伊春年度人物评选、“公民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和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伊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优势,树立新形势下伊春人现代文明新形象。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