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哈尔滨发展战略规划出炉。规划主要内容有:战略总纲——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北跃之——北国水城;北跃之——科技创新城;南拓——哈南工业新城;中兴——老城旧貌换新颜
战略总纲
一江居中 两岸繁荣
-规划南北沿江“十大景区”
-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
-太阳岛扩至230平方公里,规划“冬夏二十主景”
哈市把“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确定为城市发展战略总纲,今后哈市规划城市建设“以松花江为纲”,形成以松花江哈尔滨段滨水空间综合开发规划,哈市将通过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建设,争取把松花江打造成为独具北国特色的生态廊道。
规划城市滨水空间范围
哈市规划的滨水空间综合建设范围为三个层次,一是松花江哈尔滨流域466公里的总体规划;二是涝洲至大顶子山120公里的规划;三是太阳岛风景名胜区40公里,以及中心城区段江北24公里、江南22公里地域规划。规划的目标是从2010年至2012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以松花江原生态保护和主城区段综合开发为重点,初步把松花江保护建设成为“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形成极富经济活力的产业带,具有大江山水自然景观、原野湿地景观、城市风光、人文景观,可赏可娱、康体健身、四季特色鲜明,集旅游度假、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游憩景观带。
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
按照规划,为了保护城市湿地,哈市规划将实施“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工程,其中包括:
-松花江流经哈尔滨主城区和郊区八县(市)466公里长的总体规划
以哈尔滨为核心,通过对“一江多岛”的保护、整治与开发利用,展现“四季缤纷”的北国原生态大自然风貌和“五彩之旅”的观光农业景观总体形象,形成独具北国特色的“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
-松花江涝洲至大顶子山120公里规划
主要以北国风光、冰雪文化、异域风情为体验要素,打造一条极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游憩景观长廊和产业经济带。具体规划建设六个特色区段:
一是把上游郊野段规划为“生态之旅”区段,主要以生态保育、景观优化为主,兼有少量观光农业和自然游憩,观光自然过程、生物群落。二是把上游近郊段规划为“户外漫步”区段,主要以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型户外活动为主,欣赏河流湿地、滩涂草场。三是把城区段规划为“城市印象”区段,主要以城市文化体验、主题休闲活动为主,感受城市欧陆风情、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四是把下游近郊段规划为“北国水韵”区段,主要以滨水度假、水上活动为主,游憩平湖湿地、北方特色水乡。五是把下游郊野段规划为“田园牧歌”区段,主要以农事活动、民俗体验、牧野游憩、湖上观光为主,体验田园野趣、牧野风光。六是把坝区段规划为“湖光山色”区段,主要以水利工程观览、山林度假、遗址观光、野外活动为主,游览大坝平湖、山林峡谷。
-规划大太阳岛
按照太阳岛风景区段规划,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现在是38平方公里,哈市规划扩展到230平方公里。这个区段西至涝洲,东至呼兰河口,是松江湿地、生态长廊的精华。哈市构建“十大景区、冬夏二十主景”。
十大景区包括:金河湾湿地公园景区、阳明滩景区、群力外滩景区、天鹅湖景区、动植物观赏景区、太阳岛文化风情景区、水上公园景区、欢乐岛景区、航运港口景区、星海景区。
夏季十景:俄罗斯风情小镇、系列博物馆群、太阳岛公园、禽鸟世界、湿地博览园、“三野”天堂(野游、野餐、野浴)、动植物天堂、星海羲湾、东北虎林园和月琴港。
冬季十景: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科技馆、极地馆、月亮宫、主题公园、东北虎林园、冬季“三野”、太阳瀑和冰雪景观长廊。
松花江南岸沿江规划:打造三段沿江特色风景区
哈市规划,松花江南岸规划突显欧陆风情,保留历史民俗风貌,创造现代生态和谐,进而加快老城区“中兴”步伐。重点通过群力新区段开发,道里、道外段的提档升级和严格控制沿江建筑;通过实施沿江灯饰化工程,打造“金色屋顶、蓝色项链、动感墙身”夜景特色;通过现有景点提档升级、码头整治、22栋建筑改造,塑造“松花江南岸建筑艺术生态景观长廊”。
其中南岸规划了三个特色区:
●群力新区段:“生态新区”为主题
该区段西起四环西路,东到何家沟,全长7.5公里。重点建设:辟建双向10车道、7.5公里长的集防洪、交通、观赏于一体的滨水大道;建设占地100公顷的音乐公园,突出哈尔滨名歌名曲、音乐名人、哈夏音乐会三大主题,同时将松花江南岸滨水绿带向西延伸至四环西路;建设100米高的群力污水处理厂景观集味塔,为群力新区及沿江滨水带增添一个地标性建筑。
●道里区段:欧陆风情为主题
塑造“松花江南岸建筑艺术生态景观长廊”。重点启动七大项目:一是建设1400米长的友谊西路,此路段位于水上公园北侧,是江南第一条两边临水景观的交通性干道。二是规划建设超五星级大酒店,该酒店位于水上公园,占地8公顷,建成后将成为道里段又一个崭新的美景。三是拆除部分区段废弃防洪墙,提高滨水开敞空间景观通透性。四是辟建时代广场。该广场位于经纬街北端、市人大西侧,占地4.71公顷。在广场及广场西侧建设一座具有现代欧式风格的规划展览馆。五是在九站广场新设“百年铁锚”雕塑。六是将通江广场降龙雕塑迁移至博物馆,新建“腾龙”雕塑。七是对防洪纪念塔广场、九站公园、斯大林公园等现有景点进行提升改造、码头整治。
●道外区段:“历史民俗”为特色
哈市将实施三大项目:一是对道外区段新防洪墙迎水面进行浮雕美化,突出表现东北民俗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历史。二是建设景阳广场,广场位于道外景阳街北端,广场的主题雕塑为“闯关东”。三是建设占地6公顷的民俗广场,该广场位于道外区北头道街至北七道街。规划以“民俗之源”为主题,结合堤防改造工程的实施,利用地形高差,使地上形成开敞的绿化及景观平台,利用半地下空间作为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及停车场空间,形成松花江南岸特色最突出、效果变化最显著的开放式景观平台和节点。
北跃篇
打造北国水城建设科技新城
按照规划,“北跃”就是要突出“以水定城,科技兴城”,打造北国水城和科技新城。北国水城是指肇东界以东、松花江以北、呼兰河以西、肇兰新河以南区域,包括松北区大部和呼兰利民开发区,规划面积约为578平方公里。
科技创新城总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由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两园”组成。科技创新园位于王万铁路线以东、三环路以西、三环路延伸线以南、松花江北岸堤防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科技产业园位于肇东县界以东、四环路以西、滨洲铁路线以南、三环路延伸线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
形成“二纵、四横、十八湖”格局
哈市这次的规划目标是国内城市规划建设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的理念,利用5至10年时间,使河湖水面率达到12%,建成独具特色的“北国水城”,呈现“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景象。该项目以松花江沿岸产业带开发、呼兰河与肇兰新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河、渠、沟、泡、湿地等水系,通过人工开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形成“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二纵”,就是拓宽挖深原有的万宝灌区灌排渠道及天然形成的苇子沟河,结合地形地势形成2条南北走向纵贯河流。“四横”,就是沿用原有古河道、灌排渠道,开挖4条沟通东西走向的人工河道。“十八湖”,就是在原有湖泊泡沼基础上开挖18座人工湖,作为水系调节、雨水滞蓄和节点景观。
湿地观光园展现特色景观
北国水城概念规划充分借鉴世界各地滨水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建成后的总体概貌:一是“六个中心”。即沿水系布置省行政中心、科技中心、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和奥体中心。二是哈大齐工业走廊。重点扶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建设成现代产业基地。三是仓储物流中心。选址在万宝镇、对青镇和利民开发区的交会处,建成松花江北部的物资集散中心。四是大学城。在现有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适宜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城,为科研教育开发提供人才支撑。五是生态园林村。结合“生态村”理念和当地的特殊条件,按照生态农业、都市大农业的思路,建设以绿色食品、度假避暑为特色的生态园林村。六是都市采摘园。依托现有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都市农场,实现绿色采摘。七是湿地观光园。选址在呼兰河、三家子新老堤防之间,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净化水质,保护动植物,形成鸟类的天堂、湿地动植物的保育基地,展现“松江湿地”特色景观,满足都市人群的观光、度假、体验等需求。
建设科技创新城
哈尔滨还将在江北建设科技创新城(以下简称科技新城),使其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的重要载体,力争成为全省“八大经济区”的示范区。哈市力争把科技新城建设成为科技资源最富集、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产业转化能力最强的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一流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南拓篇
20年打造国际现代生态工业新城区
哈南工业新城(以下简称“新城”)是哈尔滨实施“南拓”战略的空间依托,是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哈尔滨实现跨越晋位的动力引擎,是拉动哈尔滨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定位工业重镇和文化新城
新城位于哈尔滨南部,南起运粮河规划路、牛家工业园,北至四环路,东起新华工业园东侧规划路,西至哈双南线,总规划面积462平方公里,由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平房区、南岗区红旗乡、香坊区朝阳镇和黎明镇、阿城区新华镇和舍利乡、双城市新兴乡和周家镇、五常市牛家镇组成。
新城发展定位为工业重镇、创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家园、愉悦乐园。
重点打造七大产业发展基地
哈南工业新城将重点打造七大产业发展基地,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新城规划空间布局为“一横两纵,两片六带,四湖四水”。“一横”即贯穿新城东西的南沙大街景观大道;“两纵”即贯穿新城南北的新疆大街和红旗大街南延新城内路段两条景观大道。“两片”即楔形绿地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以两片为主形成两个区域生态绿地;“六带”即打造沿马家沟河、何家沟河、运粮河、人工河四条河岸绿带和京哈高速、哈阿高速两条沿路绿带。“四湖”即天龙湖、兴隆湖、民丰湖、人工湖;“四水”即马家沟河水系、何家沟河水系、运粮河水系、人工河道水系。
重点实施“3个100计划”
在哈南工业新城发展战略中,确定重点实施“3个100计划”。一是新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投产项目有:哈飞空客复合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一汽通用哈尔滨轻型车厂项目(计划总投资14.2亿元)、东轻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厚板带材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等。
二是确保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预计总投资35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新开工项目有:电子竞技城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平南热电项目(计划总投资34亿元)等。
三是为明年以后准备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包括航空短舱项目、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项目、韩国工业园项目等。
中兴篇
投资500亿哈市老城旧貌换新颜
“中兴”,就是在道里、道外、南岗、香坊4个主城区四环以内的全部建成区,主要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棚户区改造、环境面貌三方面建设,力促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再现哈尔滨欧陆风情、滨江亲水的独特魅力。2010年,哈市预计投资500亿元。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哈西站:2010年,哈市重点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全面落实铁路建设用地。启动哈西站站前东西两个广场建设。
哈站:全部迁移南广场地下商服,恢复地下空间交通组织功能,调整南广场地面布局。新建1.4万平方米哈站北广场,双向疏导进出站客流,缓解交通压力。
地铁:推进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投资22亿元,完成车辆段站场的用地拆迁,全面启动主体工程建设。2010年,启动实施东起医大二院,西至城乡路的地铁西部联络线工程。
出城口改造:2010年,哈市将重点改造5条城市出口道路:东部通往阿城出口道路、老机场路改造、伊哈公路松浦大桥至朱家段、哈双北线齿轮路至绕城高速段、哈同路韩家洼子至钢丝绳厂段。
老城区路网改造建设工程:2010年哈市将大范围实施老城区路网改造工程。预计投资145亿元,打通10条断头路、卡脖路,重中之重为:打通长江路、打通征仪路、打通铁路街、打通保健路、省政府广场综合改造。
-棚户区改造建设
2010年,哈市将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把改造范围外延至绕城高速以内,该范围现有棚户区1134万平方米,全年计划拆迁改造345万平方米,实施棚改项目建设总规模465万平方米,力争三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五年全面达标。
-环境容貌建设
2010年哈市预计投资35亿元,重点实施何家沟、信义沟和马家沟郊区段3条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2010年,哈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建设体育公园、湿地公园、丁香公园、音乐公园和金河公园5个主题公园,改造建设50个市民休闲健身广场、500个居民小区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