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1日讯 住在大庆市东风新村绿色家园的于先生1月4日早早出了门,徒步前往广电大厦。40分钟后,走得神清气爽的于先生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作为一个典型的低碳族,于先生把私家车存放在车库里,每天上下班都选择步行。
“大庆的私家车太多了,每辆车都是一个排碳源,徒步上班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碳排放,我希望大家都来体验一下。”于先生对笔者说。
如今,像于先生这样的低碳族越来越多,他们或选择徒步出行,或乘坐公交车,即使买车,也都偏爱小排量,用实际行动为减碳贡献力量。
购买小排量就是低碳
“买车就选小排量,咱得当个低碳族。”于先生去年买车时特意挑选了1.4L的上海大众POLO。
去年,大庆车市的火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据笔者了解,我市去年共新增5万辆私家车,私家车总数达到了18万辆。
18万个汽车排碳源每年能够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市车管所工作人员给笔者算了笔账,按每辆私家车平均每天行驶5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L计算,一辆私家车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两吨左右,18万辆私家车年排碳量将达到35.5万吨。
据了解,居民供暖所使用的40吨锅炉一个采暖期需用煤1.54万吨,排碳近3万吨,18万辆私家车每年的排碳量就相当于12个40吨锅炉一个采暖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时代可选新型车
私家车的保有量在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增加。
就“低碳生活”与市民用车之间的矛盾,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王晶超说,为了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干净”,市民除了要“合理出行”以外,在购买汽车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小排量车,可以选择使用充电电池等混合动力型汽车,减少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做人,不妨“低碳”一点
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坐公交还是开车?诸如此类的问题,已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低碳生活,在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它不是时尚,而是地球向人类诉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大庆的低碳达人正在选择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成本、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在全城流行开来,希望美丽的大庆也能成为像哥本哈根那样的低碳城市:市政建设以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经济发展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也许,普通民众左右不了许多事情的最终结局,但我们每个人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我们呼吁,从现在起,做一个低碳的人,尽量减少自己的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