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四个调整”建设大牡丹江 做大做强对俄贸易加工区
2010-01-18 14:19:28 来源:牡丹江晨报  作者:张春梅 陈曦 张克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8日讯 关于大牡丹江这个词汇,牡丹江百姓早已耳熟能详。大牡丹江,首先应该是经济大市,并提出了要通过加快产业布局、工业结构、农业结构、贸易结构四个调整,建设大牡丹江建设,做大做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如何通过这四个调整,来加快大牡丹江的建设,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针对调整布局结构,市政府副秘书长、招商办主任王志刚表示,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为今后牡丹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招商部门,将结合此次产业结构调整,将招商工作由过去大面积的招商引入到理性招商、有底线招商,下步将重点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重点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进行定向招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他说,报告中特别强调的“五不招”,在证明牡丹江招商引资工作已经有了质的跨越的同时,将对今后全市可持续发展攒足更多后劲。

  说到工业结构调整,经委主任杜光辉深有感触。他说,我市有几个企业一直都是全市纳税大户,但因去年以来这些企业所涉足的传统产业受到多方冲击,去年这些企业没能进入纳税大户行列,这也说明我市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杜光辉补充道,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说要将原有传统产业全部抛掉,而是要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做好结合,特别要做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由于作为新兴产业变化较快,我市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必须要形成支柱型的产业来做支撑。其中,就我市目前的产业来说,应重点抓好生物化工、硬质材料、新能源和新型材料。

  市农委主任赵洪生则针对报告中提到的调整农业结构,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去年农委就已经对如何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制定了统一的发展规划。而且,也引进了一批生产有机食品的企业,比如说“红星”、“永和”纷纷进驻三道生态食品工业园,食用菌产业也引进了雨润集团。此次报告为我们今后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在农业发展上将要做到三个变化。

  一是由小农业转变成大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扶持红星、雨润等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为产业做大做强打下基础。二是特色农业发展成品质农业,围绕生态环境和区位特点,发挥出品牌效应。三是由无机农业向绿色有机农业转变,由吃饱发展到吃好,提升产品的品质,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