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高档酒新年再提价 借机转嫁白酒消费税调整压力
2010-01-18 14:48:4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光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8日讯 “这名酒的涨价势头,跟房价真有一拼!”在哈尔滨市一所高校任职的小朱向记者调侃道。

  大约4个月前,小朱在家门口的茅台酒专卖店问过价,当时53度飞天茅台售价680元。近日,正备礼拜见准岳父的小朱却发现,他的“礼品”身价已涨到789元。销售人员告诉他:“春节前可能会涨过800元。”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80年的茅台酒价格已经被炒到了十多万元。

  伴随着春节等消费旺季的到来,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高档白酒纷纷以调价迎新年,又一轮高档白酒涨价潮风生水起。

  高档酒新年再提价

  引领这轮高档酒涨价风潮的是国酒茅台。

  2009年12月初,哈市各大茅台酒经销商远赴长沙,参加茅台酒全国经销商年度订货会。会上他们得知,今年1月1日起茅台酒出厂价提高13%。

  消息传来,哈市的高档白酒市场一片波澜。一周时间里,涨价的传说在各个零售终端流传开来,一些零售店开始提价。

  2009年12月30日,在花园街的一家烟酒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标价为770元一瓶。销售人员说:“反正元旦后也是要涨价,我们现在涨得还是少的呢!”在河山街的三合烟酒总汇店,53度飞天茅台售价则“微调”至738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十一’前我们卖658元一瓶,‘十一’后就调到680元了。”她说这已是一年里第三次涨价了,而且元旦后还要涨。

  虽然当时尚未有五粮液等高档酒涨价的官方消息,但不少零售商以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告诉记者:“肯定是要涨的,这些品牌的白酒向来都是比着涨价!”

  果然,元旦过后,随着茅台酒的正式提价,在五粮液、水井坊、国窑1573等高档酒的专卖店里,各类名酒价格纷纷上涨,不同品牌白酒的主导产品每瓶涨幅为40元到60元不等。

  不过,在这轮涨价风潮中,高档酒市场上不同零售终端“步调”并不一致。即使在元旦后,不同的超市、商场、专卖店,52度五粮液价格从620元到698元不等,53度飞天茅台价格从698元到789元不等,相差近百元。

  针对目前高档酒市场的价格差异,经销茅台等高档酒多年的哈尔滨金泉糖酒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辉说:“一些烟酒超市、卖场本身并没有高档酒的经销权,获得价格变动信息会相对滞后,而且部分零售终端高档酒的年销量很小,对价格变动也不是那么敏感。”他认为,这次价格变动后,市场起码要到2月份以后价格才能大体统一,而“统一”的结果则是向高位靠拢。

  一涨再涨背后的卖方市场

  厂家称,“原料价格上涨”是这一轮高档酒涨价的一大因素。

  事实上,相对于售价动辄数百元的高档酒来说,粮价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微不足道。从事酒类市场管理近10年的市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张勃告诉记者,高档酒同低端酒相比,生产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和工艺等方面,二者的粮食成本不会有太大差异。

  “借涨价来变相逃避酒类消费税是一个重要因素。”市酒类专卖局一名工作人员说,酒类消费税新规按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征税,而非以前的出厂价,这就使得酒企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销售公司变相逃税。因此,涨价的结果实质上只是酒企将无法逃税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低端酒都能把上涨因素消耗于内部,高档酒利润空间大,更可以完全消耗掉。”张勃认为,高档酒的涨价更多的是酒企的一种营销策略。

  以“涨价主力”茅台为例,2007年3月1日茅台厂家上调普通酒(指非年份酒)出厂价12%之后,几乎每年初都上调一次出厂价。2008年1月11日上调幅度约为20%,2009年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未涨价,今年1月1日起平均上调幅度为13%。

  几乎茅台的每一次调价,总能带动一场以其为标杆的高档酒“涨价潮”。哈市酒类行业协会副会长高莹称,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窑1573等高端酒已通过涨价站到了一个梯队里,一种酒涨价其他酒也会涨,不然很容易被挤出梯队造成品牌贬值,以后想涨价就很难了。更重要的是,酒企还通过限产减少市场供应来强化其价格地位,受茅台产量有限而供不应求的启发,五粮液、国窑1573打起限产牌便是明证。

  不过,酒企涨价策略之所以成功,往往都得益于大众的消费心态。哈市酒类行业协会副会长高莹认为,高档酒价格不停上涨,已经使其成为身份的象征,“喝高档酒其实喝的是身份”。于是,“讲究一点”的请客,不会为省一瓶高档酒而降低一桌宴席的档次。因此有业内人士总结,号称“中国最贵的酒”水井坊之所以成功,“秘密”就在于其定位“最贵”两字。

  整体不成熟的消费心态带动的是市场需求的旺盛。作为省内茅台酒大经销商,杨东辉发现,这几年经济活跃,茅台的消费群体也明显“扩容”,“以前买茅台酒的人多是送礼,现在有不少人买来摆宴席用,茅台和五粮液都有点儿供不应求。”在他看来,名酒每年产量有限,市场对涨价又消化得了,那企业通过涨价来增收就很正常了。

  于是就形成这样一个“涨价生态”:高档酒通过不断提价来强化其“身份”,而对“档次”的追求又让市场产生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结果,“稀缺”的高档酒就掌握了市场的绝对主导权,高档酒市场成了定价权高度集中在酒企手中的卖方市场。本地一个大型名酒经销商这样描述他和酒企的关系:“你听话还可以跟着人家多干两年,要不然立即取消你的经销权。”


 

  高档酒带来的高额利润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涨价前,一瓶53度飞天茅台卖给经销商的出厂价为450元左右,而专卖店的终端零售价为720元,销售利润率可达60%。不过,单靠专卖店不可能将一年的采购额销售出去,经销商会将很大一部分转手批发给商场、酒店和烟酒商店,这样利润率会降低一部分,不过整体利润率也可达到30%。这样高的利润是很多行业难以达到的。

  在这一轮涨价过程中,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上涨60元的同时,不愿降低利润的本地各大经销商在以前零售价基础上随之抬升60元,价格达到769元至789元不等。其他类别亦然。于是,茅台厂家之前高调宣布的“限价”成了一件很暧昧的事。

  此番涨价前,茅台方曾高调宣布其主导产品53度飞天酒经销商的零售终端价不得超过730元,“违反者将面临终止合同、扣保证金的处罚,严重者将取消经销商资格。”但事实上,现在哈尔滨几家茅台专卖店售价远高于限价,即使元旦前不少专卖店也早超过这个价了。

  记者拨通了茅台酒驻黑龙江省办事处电话,工作人员的回答语出惊人:“我们一直对哈市7家专卖店售价有监测,他们不可能超过730元的限价。”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限价”已成为茅台厂方同经销商之间一场心照不宣的“秀”。

  高档酒的高额利润,使有实力的经销商都希望跻身其中。大庆市一位酒类经销商曾试图成为庆北区域茅台酒经销商,但争取了好几年,最终无功而返。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