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25日下午,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哈尔滨、佳木斯、大庆代表团在审议时说,报告振奋人心,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精确得当,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决心,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报告中总结的2009年所取得的成就,客观、实事求是,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继续推进十大民生工程”是高度关注民生的体现。报告中提到的七个“一年”的概括,令人振奋、信服;“四个面临”让人清醒准确的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项措施”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2010年,若能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和措施完成工作,我省的经济社会就能得到进步和长足的发展。
齐齐哈尔、双鸭山、鹤岗代表团在分组审议时认为,报告通篇贯穿着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要求。报告中提到在危机之年,我省实现了七个方面的高速增长,同时部署经济发展任务和改善民生工程,都是紧紧围绕促发展、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基本要求而提出的,任务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对提升我省的经济发展竞争能力起到推动作用。报告以加快发展为主线,前后呼应,实事求是,句句朴实。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全省人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鸡西、七台河、绥化代表团在分组审议时认为,报告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具体细致,突出了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突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对今年的形势做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应对措施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在项目摆放、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等各方面都做了周密部署。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令人振奋。代表们提出,煤炭资源性城市要减少“原字号”产品的生产,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大力发展食品机械、新型建材等非煤产业,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牡丹江、大兴安岭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认为,报告分析形势深刻透彻,不回避矛盾和问题,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体现了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路,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代表们提出,沿边地市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抢抓机遇,努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要发挥地缘和口岸优势,推进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增加资源性产品进口,扩大建材、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扩大第三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要完善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旅游城镇(乡村)、景区建设规划,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游、界江游,实现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
黑河、伊春、解放军代表团在审议中认为,过去一年,全省上下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严峻挑战,危中寻机,转危为机,2010年全省经济既面临很大压力,又面临难得机遇。报告多角度的分析、全景式把握,科学性谋划,催人奋进,使代表们更加坚定了谋划发展,构筑和谐的信心和决心。报告让人倍为欣喜、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要求,对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体现了又好又快要求,体现了发展与民生并重理念,体现了党中央战略部署,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