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记者体验投递员“与冰共舞”(图)
2010-01-27 10:38:48 来源:大庆晚报  作者:胡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7日讯 1月22日,腊八。记者特意选择这天,体验投递行业。

 

  早晨8时20分,大庆市邮政局萨区报刊发投局局长张清波,把记者带到楼下的万宝发行投递站。站里有五六个人,有的在核对账目,有的在分拣信件……投递员7时30分前就出发了,记者来晚了。

 

  张局长说:“下午1点30分还有一拨,你先熟悉一下其他工种。”

 

  戴眼镜的王师傅麻利地给邮品加盖落地戳。记者数了一下,他3秒钟能盖10件左右。记者试了一下,3秒钟才完成4件。

 

  羿洪波和王红枫堪称两位大美女,她们都是分拣员。这个工种需要手疾眼快,一堆邮品,准确归类到位,来不得半点误差。记者眼高手低,分拣不到100个邮品,错了6件。

 

  在体验邮递员前,记者猜测,高科技手机、网络取代了传统信件,邮递员肯定清闲了。在万宝发行投递站的所见所闻,可不是这码事。虽然家书类的邮品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务邮品,产品推介、广告宣传、报刊投送、特快专递等等,业务量大增,邮递员不但没减,反而增加了。

 

  10时许,投递员李春英完成上午的工作,骑着自行车回到单位,脸蛋冻得通红,带着满身寒气进了屋。

 

  记者经引见决定拜她为师,学习一些简单的投递经验。

 

  下午1点30分,记者和李师傅把满满3包邮品搭在墨绿色的自行车后座上。准备出发!

 

  记者多年不骑自行车,加上路面有冰雪,自行车左摇右摆,不听使唤,吓得行人老远躲着。其实,投递员的专用工具就是自行车,他们天天跳着“花样滑冰”为市民投递。

 

  正式投递时,记者亲自“上阵”,让师傅在一旁给当“参谋”。

 

  第一封是商务信函,投递给一家摄影门市。记者看到很多女士,有点儿放不开,小声地说:“给你们送信。”

 

  几名女士齐刷地盯着记者,奇怪地问:“怎么换人了?”

 

  随后,记者又拿了一件特快专递,送到“巨鹰国际”18楼某室。

 

  收件人是位女士,记者事先给她打了电话,她在家等着。快递送到时,记者要求验一下女子的身份证,这也是特快专递必须履行的手续。

 

  该女子说:“不巧,没有。”记者幽默地说:“这个应该有。”女子也很配合:“这个真没有。”记者模仿小沈阳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女子笑出声:“你真逗,我的身份证真丢了,你们给我送的特快专递,就是我刚从老家补办的身份证。”

 

  记者问李师傅,可以让她打开看吗?李师傅点点头。果然,里面装得是女子的身份证,大家都笑了……

 

  楼上楼下一通跑,虽然天气寒冷,可记者身上直冒汗。当3个邮包都变成空的时,天渐渐黑了下来。

 

  骑着自行车往回走,冷风一吹,衣服好像结了冰碴,冰凉冰凉的,可记者心里却满是暖意,还冒出一种成就感。策划/ 本报记者 胡冰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