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秀英老人和她的“孙女”侯荣(背对镜头者)感谢低保局等部门的关心。 |
东北网2月10日讯 (曹忠伟 见习记者吴萌) 10日下午,省、市低保局,道里区民政局、教育局有关人员来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报达家园,走访慰问赵秀英老人和她“孙女”侯荣,为这令人感动的“祖孙”二人带去崭新的被褥、粮油等物品,帮助她们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3年前,赵秀英老人已73岁,家住双鸭山农村,要靠拾荒贴补家用。一次拾荒时,突然听到山坡上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虽然生活艰难,但她仍下定决心要养活这个生命。由于小儿子要到哈市打工,老人便带着侯荣一起来到哈市,让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
13年来,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为了供侯荣上学,如今已86岁的老人仍坚持每天拾荒。侯荣常年每天只吃两顿饭,回到家里后要做饭,洗衣服,还要出去拾荒。老人的儿子结婚后,老人便领着侯荣出来租房子,目前两人居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小屋内,同一间屋子还有另一对租住的老夫妻,一张普通的双人床到了晚上却要睡两位老人和侯荣,老爷子只能睡在外面客厅。侯荣的学习条件相当艰苦,在没有书桌的屋内只能每天趴在窗台上完成作业,但侯荣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优秀,期末考试获得了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哈15中学的全校师生称为“最坚强的女孩”,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考上省重点校哈尔滨第三中学。
老师观察到侯荣经常中午不吃饭,经过了解发现了侯荣家里的特殊情况。为了帮助侯荣还有像她一样坚强的贫困学生们,学校建立起“寒门学子长效资助机制”:老师每月捐赠5元、校长15元;并鼓励老师们把家里过时的衣服、生活用品捐赠到学校,成立贫困生爱心服务站;与此同时,还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帮助贫困生。
校方希望能够帮助侯荣落下哈市户口,让她有机会考取哈三中,并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但目前由于赵秀英老人的户口还在双鸭山,侯荣的户籍也随之落在该市。低保局、民政局的同志称,为侯荣办双鸭山市低保用户不难,至于要把户籍落到哈尔滨还需要与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协商解决,如果条件允许,符合制度规定,他们将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来帮助侯荣实现考取三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