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月19日讯 记者从黑龙江省水利厅了解到,2009年黑龙江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黑龙江粮食产量的一半来自灌区,但农业灌排设施不完善、用水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已阻碍了灌区建设的发展。因此,要在人口不断增长、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进行灌区建设和改造,发展节水灌溉田。
2009年,黑龙江西部旱区大力发展旱灌农业,东部地区从发展经济作物入手,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微灌等形式的节水灌溉。全省去年推广实施玉米膜下滴灌面积75万亩,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121.5万亩。
按照计划,黑龙江省在今春以前将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0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将新增灌溉面积1000万亩,农田综合灌溉定额由过去的每亩500多立方米下降到每亩456立方米。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