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过春节60后70后花钱最多 80后开始派发压岁钱
2010-02-24 09:38:52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冯维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24日讯 春节是消费的旺季,是老百姓最舍得花钱的时候。昨天,记者通过对我市几家较有代表的50后、60后、70后、80后家庭进行春节消费调查,勾勒出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春节消费特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

  50后:抢着给孩子花钱

  “现在我们还没到七老八十的地步,尽量帮孩子多分担些生活压力。”采访中,50后父母对记者表示,在春节消费中,他们大部分都“承包”了子女的消费支出。

  家住建华区的王先生属于50后父亲。今年春节前,王先生便和去年刚结婚的女儿“约法三章”:“你们小两口过节的费用全由我们老两口承担,你们只要把所有过节发的钱集中起来还房贷就行。”王先生说:“她们作为独生子女,即便年龄再大,在我们眼中也只是个孩子,我们能帮还是要帮的!”

  60后:奖金工资全发出去了

  今年42岁的李先生,在家中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2个妹妹,爱人家中也是兄弟姐妹5人,每年双方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压岁钱是笔不小的开支,最多时他两口送出去3000多元压岁钱,花掉了他一个半月的工资。

  这几年虽然侄子、外甥女已经长大,但是还没工作,压岁钱还是要照样给。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了。

  另外,李先生告诉记者,请家里人在酒店吃饭团聚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以前过年,年夜饭都是父母在家做,现在他们年龄也大了,做不动了,我们没时间也懒得做,就在外面请父母吃年夜饭。另外,春节期间请亲戚朋友们吃顿饭也是必不可少的,每顿饭都至少500元。


 

  70后:春节消费逾万元

  在调查中,70后的春节消费和60后差不多,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阶层”,花钱任务也是非常重。

  “过年给父母亲5000元。”市民郑先生介绍,“平时也不在一起生活,而且父母年龄也大了,买东西不知道适合不适合口味,干脆花钱让父母自己选择;另外,侄子侄女的压岁钱也不是个小数字。”

  1972年出生的孙磊,今年春节期间,给父母和亲戚小孩压岁钱就花掉7000多元。另外,孙先生在单位是业务骨干,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方方面面的关系也需要维护,花费也少不了。“其实,我们是最害怕过年的,至少要花掉上万元,包括各方面关系都要打点到位。”孙先生表示。

  80后:开始派发压岁钱

  从今年起,80后集体“奔三”,他们过春节时发现,原来是从长辈手里拿红包的,现在变成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给别人发红包。

  1982年出生,结婚两年多的王博这两年经常收到同辈亲友和同学朋友传来的喜讯:爱人妹妹家刚添了个大胖小子,高中同学的女儿出生了……

  “接二连三出生的小辈们真是催人老啊!我感觉,我和爱人真的长大了。”对于成为“年轻的长辈”,王女士感慨颇多。

  既然成了长辈,就自然要给孩子压岁钱。今年过年前,王女士和爱人估算后吃惊地发现,去年竟是同辈亲友和同学朋友的小孩集中出生的一年,要给7个新生小辈发压岁钱。加上之前出生的两个小辈,小夫妻俩今年在派送压岁钱上花掉了2000多元。

  “每次派过压岁钱后,我们夫妻俩都觉得挺有压力的,打算今年生个虎宝宝,来个‘礼尚往来’!”王女士夫妇坦言。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