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5日讯 “期待着,我国教育的中长期规划,能够切实关注与改进幼儿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海英这样对记者说。
她认为,当下最现实的、也是最基本的策略选择是:地方应加大对公办园的师资力量与设施的标准化投入,逐步解决幼儿教师长期积压的严重缺编问题,使幼儿教育的办学水平达到发达地区的标准,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应有保障其身份和待遇兑现的相关政策和人事制度,规范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独立设置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和晋升的专业标准体系,确立并制订符合事业发展需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以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改进和职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依托和实现渠道。尽快制订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和其他相关政策,确保幼儿教师和其他阶段的教师一样,拥有不低于公务员的待遇。确保幼儿教师不因民办还是公办、不因“在编”和“不在编”,不因城市还是农村,而能够同工同酬。
铁锋区中心幼儿园园长白晶认真阅读了《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意见稿》,她认为:“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幼儿教师,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现状。”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存在身份不明确,职称不独立,编制设置停滞、工资待遇差,同工不同酬等现状,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态浮躁、工作倦怠、队伍不稳定、素质也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健康发展的瓶颈。多年以来,不断有幼儿教师离开学前教育保教实践的一线,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这也是导致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原因之一。
白晶说,不关注幼儿教师,不改变幼儿教师的职业现状和身份困局,发展学前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现状和困局,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软肋和瓶颈。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是当前全民族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我国未来教育的根本所向,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需要体现出改进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身份、地位、待遇等的切实性意向和目标。
有一句话说得好: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鹤城幼教工作者们殷切希望:规划指明方向,纲要振奋精神,学前教育从此步入快发展、大发展的轨道。本报记者王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