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暴风雪封堵山路十余人寒夜被困 边防官兵7小时大救援
2010-03-09 13:54: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振江 汤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5日17时10分许,一阵急促的报警电话铃声,划破了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永和边防派出所警营往日的宁静:“永和边防派出所吗?我们乘坐大客车被困在林安村山口的上坡了,大雪封住了山路,车开不出去,车上还有老人和孩子。”

  废寝忘食趟大雪艰难行进去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警情就是命令,派出所值班民警当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所长张建峰。此时,忙碌了一天的民警们刚刚端起饭碗,有的人吃了不到半碗饭。听说有群众遇到险情,大家不约而同丢下碗筷进入“备战”状态。

  受连日降温、低冷气压影响,3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普降大雪,积雪最厚达半米以上。5日下午,雪情逐渐减弱,却刮起了大烟炮,造成部分乡村道路雪阻。傍晚时分在辖区巡逻时张建峰所长发现,由于雪大、路滑、能见度极低,通往群众求助地点林安村山口的山路,已经被“大烟炮”刮起来的大雪封堵,救援车辆根本无法开往现场。张建峰所长部署民警携带绳索、铁锨等工具,一边清雪一边徒步前往受困现场,救助受困群众;同时积极与林安村联系,希望村里组织村民就近到现场援助。

  顶着呼啸的寒风,背负沉重的救援工具,张建峰所长带着5位边防民警向林安村山口趟着大雪艰难行进。尽管干警们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然而零下30多度的严寒,加上不时扑面而来的“大烟炮”,让他们体会到了步履维艰的含义。接近出事地点时,路上的雪有齐腰深,凭着平时对这一带的路况了如指掌,官兵们依靠手工清雪,开出了一条前行的道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官兵们终于到达现场。

  被困群众吃饱了边防官兵饿肚子

  寒夜里,看到6位公安边防官兵来到现场,受困群众不自觉地鼓起掌来。经现场勘查,受困车辆共有5台,客车一台、轿车4台。由于这里处于山口,大雪将客车的4个车轮全部掩埋,4台轿车有近半的车身埋在雪下,受困群众15人,其中有6名孩子、一位老人。由于受阻天冷,客车无法打着火,车上的乘客又困又饿,老人和孩子更是冻得直打哆嗦。

  看到这些,前期到达的所长张建峰和民警立即将身上的军大衣给老人和孩子披上,同时给所里打电话,让增援的民警再准备一些大绳等工具送到救援现场。见警察叔叔前来救援,客车上受到惊吓的小学生激动得反而哭了,民警们逐一给6名孩子的家长打电话,安慰他们不要担心。有救援民警的贴心安慰,享受着民警分发的面包、火腿肠、矿泉水等食品,吃饱了肚子的受困群众情绪渐渐安定下来,而此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6位官兵早已饥肠辘辘,饿得浑身冒虚汗。

  奋战7小时,群众、车辆终脱险

  冒着“大烟炮”查看附近的地形,官兵们感受到了救援形势的严峻。同样因为来路被大雪封堵,村民救助的拖拉机等车辆根本靠不上前,依靠机械完成救援工作的预案根本无法顺利实施。摆在张建峰所长面前的难题是:受困群众多、救助车靠不上前、没有大型清雪工具,要在这样恶劣天气下转移群众和受困车辆,只能用铁锨清雪、人力推车逐步推进的方式。

  夜更深,救援现场“大烟炮”刮得更猛。张建峰所长操起铁锹,第一个走向黑夜中的山路,铲除阻挡车辆的积雪。因风力强劲、积雪厚度将近一米,清雪进展缓慢,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官兵们轮流清雪,累的汗水早已湿透了军大衣,才将2台轿车送到安全地带。

  发现因气候恶劣造成清雪进度慢,张建峰所长决定,采取分批输送的方式,派民警背着孩子、搀扶着老人,把受困群众送往3公里外的永庆村安置妥当。一批批受困群众被送走了,前来支援的附近村屯农民受不了寒冷的侵袭,也三三两两回家了,风雪中,只有6位官兵一直在挥锹铲雪、用力推车,不断地把受困车辆送到安全地带,0时36分,当第5台车被送出救援现场,6名官兵的棉衣、棉裤、军大衣,都被汗水湿透。

  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战,被困车辆、群众脱险返回家中,疲惫不堪的民警嘴角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