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9日讯 6日晚,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的李先生感觉头发长了,就到小区附近的理发店剪头,他原以为正月人们有不剃头的说道,可到理发店吓了一跳,店内有好几个顾客在等候理发。近日,记者从一些较大的美发店了解到,正月里各美发机构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冷清”,客流量跟平常一样。
记者走访了几处理发店相对集中的区域发现,各理发店都有美发师在忙着给顾客理发,特别是在中午和下班后的高峰时间,理发师更是忙得没工夫休息。在横道街一家理发店,一位刚剪完头准备回家的男青年说,自己没有考虑过多,现在连家里的老人也没有正月里不剃头的说道了。花园街一家美发店店主介绍,从大年初五开门就有顾客开始剪发或修形,到现在他们一天没休息,过了初十以后来剪发的顾客量就基本恢复了平时的水平。他还新总结出一条正月剪头的规律:长假期间人们一般选在上午来剪头,而从初七开始上班后,很多年前没有剪头的人想在上班时“改头换面”,就把收拾头发的时间安排在了午休或下班后。老板介绍说,最近这两年“正月不剪头”的说道在市民中已成为“过去时”,只有少数老年人仍坚持这种习俗。目前该店每天接待顾客的人数和营业额与往月持平。顾乡大街附近的美发店,几天来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以后,不少女性选在“三八”节前来剪发、做头。
据民俗学家介绍,在我国民间一直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人们一般不愿犯这个禁忌,但这种习俗其实属于讹传。说起“正月不剃头”的起源,是在清朝入关后官方不准留全发,要求剃掉前额的头发,而在脑后扎条辫子。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故国的情感合并在一起,为抵制剃发就想出一个“正月里不剪头”的法子,并将其定名为“思旧”,成了一种风俗。随着年久淡化,谐音附会成“死舅”,于是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