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突出便民利民 哈地铁工程采用暗挖法减轻对地面干扰
2010-03-12 20:41: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2日讯(记者孙晓锐)地铁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其显著特点就是公益性强。由于地铁工程规模大,战线长,而且多数施工现场都处于商家云集、群众聚集的城市繁华中心区,工程建设必然会给周边企事业单位、商家店铺和市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此,哈尔滨从工程组织建设之初就把所有参建单位把落实文明施工、兴企利民措施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努力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良好评价。为此,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指挥长李立新。

  少影响交通教化站改设计

  李立新介绍说,地铁站施工法选用时需要考虑两点最主要的因素:地质条件和城市交通环境的容纳程度。按照地铁站的施工法,明挖法无疑是投资最少、安全性最高、施工速度快的工法。明挖法较其他施工工法可节约1/3的成本。但哈市地铁工程中,部分车站舍弃了这种最简单的工法,而选择了投资高、安全风险控制难度高、施工速度慢的盖挖法和暗挖法。教化站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地铁规划设计时,以教化站现有的地质条件,明挖法完全适用。但是如果选择明挖法,教化广场周边的交通都将受到影响,西大直街将在此处全部封闭。经过研究,教化站采用了暗挖法,保证不影响教化桥的使用。太平桥站和哈南南站,为了不影响附近的交通车辆的通行,都部分采用了盖挖工法施工。

  为保市民通行易地安置施工场地

  李立新告诉记者,任何一个城市的地铁施工,特别是一个城市的首条地铁线路,都会选择在人员密度大、商业繁华的路段。施工和现有交通的矛盾难以避免。地铁车站施工中,除了站台施工需要的场地外,还需要辅助工程施工的“作业面”,如钢筋加工区、木料加工区、材料安置区,混凝土行车通道等。只有充足的“作业面”才能保证工程进度如期进行。在哈市地铁龙江街站和烟厂站,如果保证了这些“作业面”,市民和附近商家连人行过道都不能保留。为保证附近市民出行,两个站台施工的钢筋加工区,都在工地外寻找厂房,钢筋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虽然增加了成本,却为附近居民保留了通行道路。在其他占用城市道路的车站,想尽办法留出居民倾倒垃圾和垃圾清运、作业车辆通道,甚至要调整工序工法,进行交叉作业组织施工。

  残土不落地夜间拉运不扰民

  文明施工作为地铁施工和组织中需重点保证的一项内容,车站及区间隧道施工中产生的残土,都需要及时的运走。今年将展开全线10座车站和15条隧道区间的同步施工。据介绍,哈市地铁车站施工每个站台平均产生8万立方米左右的残土。如果这些残土车随时运输,必然对城市原本拥挤的交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残土车不扰民,减少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有残土车均在晚间22点后才开始工作,确保不与市民“抢路”。同时,地铁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围挡设立、残土拉运、道路开挖、材料摆放、交通分流,每一项都有详细规定。例如土石方运输车必须设置密闭式加盖装置,出施工现场车辆清洗干净才能上路,确保残土不落地,一旦出现违反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将进行经济重罚。

  新闻链接

  暗挖法:暗挖法是采取适宜的辅助工法,对周边地层进行预加固和预处理,采用初期支护、复合衬砌的暗挖施工方法。该工法优点是对地面交通无干扰,地面拆迁量少,临时施工占地少,也无需进行地下管线的改迁。尤其是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覆土较厚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适用地面交通繁忙,施工场地狭小的车站。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