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讯 3月13日,来自我市及哈尔滨等地的113名驴友从三道关出发,循着当年抗联英雄的足迹,历时7个多小时穿行20余公里,最终抵达柴河。这是由哈尔滨徒步爱好者发起的“使命”寻迹东北抗联路团队举行的第十八次大型户外穿越活动。
当天,参加活动的外地驴友共有68名,分别来自哈尔滨、大庆、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双鸭山、香港等地。此外,我市的45名驴友也参加了活动。这些驴友中,年龄最大的67岁。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春季,但深山里依然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很多地方的积雪能没到膝盖。对此,驴友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身穿防寒衣裤和登山鞋,一路艰难穿行,从三道关出发途经雾凇谷、一线天、北蛤蟆塘、牡丹江边墙遗址、鸡冠山等处,最终到达目的地柴河。次日上午,驴友们还登上柴河东山,去探寻那里的抗联密营。
哈尔滨驴友周玉滨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寻迹东北抗联路活动的发起者及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这项活动起始于2006年,从汤旺河谷到燕窝山下,从茫茫冰雪镜泊湖到千里东方马其诺防线,从林海雪原到松嫩平原,从小兴安岭到大兴安岭,从中东铁路到三江流域,他们累计徒步数万里,足迹遍布东北三省。行程中,他们在耳闻目睹当年抗联战斗故事和遗迹的同时,也感受着各地的资源特色和地理风貌。除了我省的驴友外,这一红色之旅还吸引了吉林、北京、广东、浙江、香港等地的徒步爱好者。其中,还有抗联名将李兆麟将军的孙女李海英,以及抗联后代五月、刘德娜等。对于牡丹江,周玉滨说,这是一座有着红色历史的城市,是抗日名将周保中、陈翰章、李延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此前曾来这里开展过活动,并被牡丹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
此次活动中,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参与者――来自香港的驴友“大熊”。他是一名自由撰稿人,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寻迹东北抗联路的活动,目前已经先后参加过4次大型户外穿越活动。每一次徒步穿越,都让他对抗联历史和东北地区的人文风貌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了解,为将来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重走抗联路,也让我市的驴友们感触颇多。驴友“四翼天使”说,抗联精神在东北人心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抵御外寇的图腾。举行这样一个活动,对弘扬抗联精神、陶冶我们的心灵有很好的作用。驴友田歌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健身,而是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净化,从而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不能忘却那段历史,更应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