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市遭遇空前用工难 4000家饭店缺少服务员近万人
2010-03-16 10:10:48 来源:大庆晚报网络版  作者:蔡薇 闫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招聘会虽然人头攒动,但由于不对“胃口”,许多企业仍招不到人。

  东北网3月16日讯 10年前,进城务工的人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份合适的“活”,10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经成了“香饽饽”。

  记者调查得知,年年春季都会发生的用工难今年尤甚,各企业纷纷以涨工资等手段网罗人手,招聘广告贴出多日应者寥寥……特别是餐饮行业,主城区4000家饭店处于缺人状态,而各行业的服务员也至少缺一万人。

  一场比以往都强烈的用工难正在大庆上演。

  记者调查:

  今年招工比哪年都要难 工资一涨再涨仍没人“理”

  当王园长为了留住寥寥的应聘者,把做饭阿姨的工资提到1000元的时候,园内其他老师的工资也水涨船高。

  同样,借着这个“招工难”的光儿,在庆客隆某分店工作的陈女士,每个月工资也涨了300元。在乘风庄庆客隆分店工作的陈女士透露:“这家店已经将工资由原来的830元,提高至1130元,而且还取消了试用期,仍然很难招到人。”

  龙凤区一企业负责人栗先生最近也在为招人着急,广告贴出去10多天了,却几乎没有人来应聘。每年都负责招人的栗先生说:“今年比哪年都难招,临时工一天都得100块钱了。”

  因招不到人,很多单位不得不加大招聘信息投入,某媒体的广告部工作人员说,就在几天前,做招聘广告的商家得排队,今年招聘广告与往年同期相比,最为火爆。

  每年春季都要上演的用工难,今年要更为严重。

  -服务员至少缺万人

  进入3月份,我市步入了求职与招工的高峰期。上百家企业、公司和餐饮机构需要大量岗位,而在所有岗位中,服务类行业似乎最为“紧俏”。

  媒体的用工广告中,接近半数以上是招聘服务员的。业内人士分析,我市现在最少缺1万名服务员。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市主城区的饭店超过5000家,其中80%以上都处于“缺人”状态。

  康创劳务公司的葛女士告诉记者,自进入3月份以来,到他们公司招人的单位或个人不少,其中有50%以上是找服务员和保姆的。

  -就业难与用工缺并存

  但是,与我市用工难同时存在的,却是就业难。小刘是正月初七从绥化来大庆找工作的。10多天里,她至少走了20家幼儿园,但都没找到合意的。

  小刘说:“现在的岗位很多,但适合大学生的很少。”

  据市劳动部门发布,我市今年为就业人群提供的岗位大多适合低端体力型、低技能等就业困难群体,再扣除外来就业人群的冲击,可供高校毕业生选择的空间较小。

  从事了近10年职业介绍的葛女士也说:“大学生对工作要求特别挑剔,现在用工单位提供的岗位不对大学生的胃口。”


 

  为啥呆在家里就是不就业

  -窝在家里为谋高就

  在招聘会现场,有这样一群“有一搭没一搭”的人,他们来招聘会只想来试试,碰到满意的工作就干着,碰不到就算了。

  2008年毕业的刘春雨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去年辞掉山西的工作,在大庆找了半年工作,至今仍没碰到合适的。

  按小刘的说法,学自动化专业的他想趁着年轻,努努力把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证考下来,以后发展的路也更宽点。

  刘春雨说,他的一个女同学毕业就回家了,家里就让她专心考公务员,先考两年考不上再出来找工作。

  -“宁可摆摊也要给自己干”

  张倩是2009年毕业的,现在已经在家呆了几个月了。

  当在招聘会上看到,“招聘文员、打字员,月薪800元”的时候,张倩彻底死了找工作的心。她说:“我发现,现在用工单位就不缺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还不如刮大白的挣得多。”

  张倩有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做点儿买卖,资金自己掏一部分,让家里筹一部分,摆地摊也比上班挣得要多点吧。”

  现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创业,创业已经成为承载大学生梦想的一个选择。-“家里不缺那点儿钱”

  今年22岁的刘思亮是林甸县某乡的小伙子,每年都出来打工。他说:“这几年,家里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出来打工了,工资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另外待遇和保障成了更多人考虑的问题。”

  的确,近几年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出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少,就是想打工一般也要等到种完地才外出。

  小刘说:“虽然在餐饮业打工工资也不算低,但是待遇很不稳定,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挺高,我们老家很多人,宁愿在家里养个小车、搞养殖也不愿意出来。”


 

  用工难使企业“迈不开步”

  招人难,直接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大庆市饭店协会副秘书长白晓亮说:“‘企’字去掉‘人’字就会变成‘止’。这表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运作,那它就会静止不前。”

  位于我市东风新村的某家饭店印证了他的说法。该饭店原本经营面积是两层楼,但近期因为人手不够,被迫把楼上关闭。酒店规模小了一倍,不但使饭店的营业额下滑,更限制了饭店的发展。虽然经营者每天都在对外招人,给出的工资也不少,但还是找不到人手。

  白晓亮还分析说,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都是一个大循环,每个行业都在这个大循环里。这个大循环在不停地进行着优胜劣汰,上面提到的那家酒店,如果任其发展,不但它自己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还会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白晓亮建议,各餐饮机构不要相互跟风,要客观、理智地制定工资标准。另外,还要对员工进行人性化培育,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进而留住人才。

  针对全市各类企业缺人的状况,市劳动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企业缺人,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对企业的效益和发展都将起到一种消极影响。”

  为了缓解企业招人难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市劳动部门积极搭建就业、用工平台,组织了多场招聘会。

  劳动部门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将举办大小招聘会约110场,全市各县区有的月月有招聘会,有的则每个礼拜都有,其中,萨尔图区人力资源市场每个周五都有。”

  在搭建用人、就业平台的同时,全市各人力资源市场还根据需要,提供招聘用人指导、代理招聘、跨地区人员招聘等服务,以解决我市的用工难题。

  权威声音:

  廉价用工时代即将远去

  在用工高峰,各工种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保姆市场价已经达到1200元/月,服务员也在1200—1500元之间,建筑工地的力工日工资也在80—100元。

  我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专家分析说:“虽然这些行业工资的提高,不能完全归功于‘人力抢滩’,但也不能说完全和‘人力抢滩’无关,按照市场规律来讲,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曾一度以廉价为优势的打工者已不“廉价”。每月1200元的工资,与一般文员工资“扯平”了,但高工资为何仍旧“拴不住”打工者的腿呢?

  专家分析,虽说该群体工资较过去有大幅提升,但是在劳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与其他工种比工资仍旧较低,而且相应福利待遇也较低,稳定性较差,很难留住人。从某种程度上,在中国发展的路上,一直没凸显的劳动力“权利荒”已经若隐若现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个体老板都忍不住感叹:“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远去。”

  当我国某些沿海城市企业的老板们正为“用工荒”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我市经济学家们也正在思考,难道“刘易斯拐点”真的即将到来?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对于刘易斯拐点是否这样快就到来,我市经济学家分析:“以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农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还是‘主打’,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与沿海城市尚有差距,用工市场还是以劳动密集型需求为主,在大庆谈刘易斯拐点尚早。”

  但是,该专家表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刘易斯拐点”迟早会来,大庆应该趁早做好迎接的准备。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