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打好全年第一战 资金物资充裕备耕准备扎实
2010-03-19 10:36:06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李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19日讯 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战役,备春耕生产关系到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全市目前备春耕生产形势怎样?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资金物资充裕备耕准备扎实

  全市今年备春耕生产资金、物资形势比较乐观。由于去年农业收成好、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手中持币量增多,同时今年国家和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村信贷规模增加和生产资料货源较为充足,使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国家今年再次加大惠农扶持力度,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种粮效益提高,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热情,备耕准备扎实。去年以来,各县(市)区大力推行秋季农田基本建设、种植结构调整、资金物资准备、科技培训、农机具冬检等各项工作,为做好今年的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客观因素影响备耕仍需努力

  虽然齐市春耕生产有很多有利因素,但气候变化、土壤墒情、农资价格波动等一些外在因素也制约着春耕生产。

  由于今年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加之初春回暖慢、3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低0.5℃,可能造成后期温度的大幅度交替变化,给春耕生产,特别是麦播和水稻育秧工作带来影响。

  今春全市土壤墒情较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封冻时全市10、20、3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58%、69%、72%,大部分地区干土层有4—7厘米,土壤墒情不如往年,全市大部分地区土地缺墒。另据气象部门预测,后春降水量偏少,可能出现“掐脖旱”现象。

  违误农时也是灾。值得注意的是,因去冬今春降雪偏多,一些干部群众容易出现只注重表墒不看底墒的麻痹思想,造成不能适时早播和有效坐水镇压,降低了生产标准。专家指出,虽然去冬今春冬雪偏多,但不能有效增加土壤底层湿度,对春季土壤旱涝不起主要作用。有关人士也指出,去年齐市玉米水分过大,品质不高,除了自然灾害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种植满贯品种和播期拖后。

  据水务部门资料显示,去年封冻时,全市水库总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多76%,但较历年同期少32%,水库蓄水仍显不足,且水库丰枯不平衡,也将较大程度地影响今春抗旱灌溉和水田生产。

  农资价格较高。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0号、-35号柴油,每吨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300多元、1500多元;种子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玉米种子主栽品种每公斤上涨6—8元;化肥价格自去年10月份以来呈上扬趋势,平均涨幅已达10%,农资价格上涨将增加春耕生产成本。因此,春耕生产一定要抢前抓早,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

  立足抗旱保种优化种植结构

  针对齐市春耕生产面临的复杂形势,市政府明确要求,春耕生产必须坚持做到抢前抓早不动摇、高标准播种不动摇、抗旱夺全苗不动摇。

  面临可能出现的春旱,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户要开展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综合抗旱等措施,确保春种。到目前,全市共打抗旱水源井10400多眼、维修井3.4万多眼,新购置抗旱设备10700多台套,围井建罐350多处,新建泵站34处。今年,全市将新增节水抗旱面积200万亩,其中移动式滴灌100万亩,新发展水田20万亩以上。

  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齐市将增加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业结构。中西部县区重点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东北部县(市)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选用优良品种。全市今年高产高效作物面积将增加200万亩以上,达到2000万亩以上。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