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企业遭遇进口冲击补贴不及亏损 东北大豆全线停止征收
2010-03-22 12:57:0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2日讯 春节前后的这几个月,本是大豆加工企业传统的产销旺季,但现在,黑龙江省的大豆加工企业却大部分关门停产,70多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全部停止收购大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日前,记者在黑龙江进行了实地调查。

  补贴不及亏损 豆企放弃收豆

  按理说,春节前后的几个月本来应该是大豆收购的旺季,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家大型的大豆加工企业的收粮现场,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来送大豆的车从收购现场一直排出一两公里远,可现在这里却是冷冷清清。

  在哈尔滨市这家大型的大豆加工企业记者看到,厂门口醒目的位置贴出了停收大豆的通知,往年这个时候需要加班加点的车间生产线,现在也已经全部停产,闲下来的工人们都在院里扫雪。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哈尔滨市另外几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都是同样的状况。

  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之间的价差过大,目前进口大豆到港的价格是每吨3300-3400元左右,而国产大豆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是每吨3740元。价格和进口大豆成本相差400元/每吨,虽然按照国家的政策,大豆加工企业能享受每吨160元的补贴,但仍然弥补不了差价,企业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200多元。”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统计,目前黑龙江省70多加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并已全部停止收购大豆。

  大豆卖价不理想 部分豆农欲转产

  大豆价格高,补贴少,生产得越多赔钱就越多,这是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停产的主要原因。按理说,企业嫌大豆价格高,豆农应该高兴。可是记者在黑龙江调查时,却发现豆农也不满意。

  记者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小乌斯力村村民范树青家的仓房前看到,本来这个季节应该是农民备春耕的时候,仓房内堆放的应该是种子、化肥等农资用品,不过,今年范树青家的仓房内,却被去年收获的大豆堆得满满当当。当记者询问剩下这么多大豆为什么不卖时,范树青表示,已经卖了一部分,但卖价实在太低,“想等价格稍微高点时再卖。”范树青告诉记者,今年黑河地区个人收购大豆每市斤在1.70元到1.80元,因为2009年黑河市气温偏低,大豆产量偏低,再加上农资用品不同程度涨价,今年大豆种植成本整体偏高,这样算下来,即便按照国家保护价卖,一亩大豆也赚不了多少钱。

  “一垧地按1块8算就是3600元,去成本2000元,能剩1500块钱。”范树青说,如果种植玉米、水稻,或是其他经济作物,收益就要比大豆好得多。随后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得到数据:2008——2009年度,黑龙江省农户种植水稻每亩效益438.19元;种植玉米每亩效益304.11元;而种植大豆每亩效益仅为166.87元,这让许多豆农们产生了少种大豆的想法。该村村民迟月林对记者说:“今年打算改改,种黄豆多了也不挣钱,准备多种点经济作物。”而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的统计,近几年,整个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赵强表示,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产量最高1000万吨,2008年产量800万吨,2009年产量600万吨,是下滑的趋势。

  进口量价齐升 国产大豆告急

  记者从哈尔滨海关处获悉,今年前两个月黑龙江省从美国进口大豆30万吨,比起年同期增长11.6%,价值1.3亿美元,增长18.9%,进口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吨444.5美元,增长6.6%。

  省农委农情调查情况显示,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将在2009年减少20%的基础上再次减少,预计下降到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而今年南美大豆在去年减产的基础上大幅增产已成定局,3到5月南美大豆将大量上市。此外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10到2011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4.6亿多万亩,预计产量可观。

  业内人士表示,南美大豆和美国大豆交替供应,国产大豆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大豆轮番围攻之下,市场行情极为严峻。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在此时不增反降无疑是雪上加霜,势必进一步加重危机。目前5到6月船期的南美大豆到港完税的成本每吨低于3400元,与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每吨差价已突破300元,这使沿海榨油企业加快进口洋豆而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产区压榨厂也减少收购国产大豆,转向加工洋豆以维持生存。

  编后

  请保住国产大豆这颗“独苗”

  从上面的报道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豆农还是大豆加工企业,都已陷入大豆困局,豆农种一亩大豆,比种一亩水稻少收入260元,加工企业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200元,而且,这还是在国家种一亩大豆补贴63元,加工一吨大豆就补贴160元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补贴,进口大豆的低价竞争早就将国产大豆这颗“独苗”扼杀了。目前的大豆种植和加工,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大豆困局如何破解,我们将在以后的报道中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