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让10万农民踏进幸福生活
2010-03-29 08:52: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小光 姜久明 陈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 讯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以来,十几万农民工在几千里公路建设工地上幸福地工作、生活,使沿线农民切身体会到了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

  马福军:春播在即拿到备耕钱

  依然料峭的寒风,让人感到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但对于嫩江县前进镇东升村56岁农民马福军来说,这个春天却分外温暖。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农民筹划春播,买化肥、种子的时候,也是他们最缺钱的时候。在齐嫩高速项目部打工的马福军想不到的是:25日上午,他竟提前领回了半个月的工资。

  G111指挥部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特殊政策,让无数像老马一样的农民工感受到了温暖。马福军给记者掰算了一下,他家种了40多亩地,每年这个时候,买种子、化肥需要几千元,他在外打工三年多,以前在其他地方打工,能按时发工资就烧高香了,没想到今年刚来这个指挥部,就赶上在备春耕的时候实行半个月开支的办法,真给他解了难题。

  据在该指挥部工作多年的马福军同乡王大勇说,5年前,G111指挥部就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措施一出炉,数万名参与G111公路建设的农民工受益。

  记者了解到,去冬今春,G111指挥部在备料过程中,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施工沿线招集了380多名农民工,使在家猫冬的农民工又见到了“活钱”。春耕在即,既要抓好公路建设,也要做好春耕前种子、化肥等物资的准备,指挥部在以往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春耕期间农民工工资由以前的按月支付变成每半月一支付,这样一来,农民工对备春耕工作信心足了,参与支持公路建设的劲头也高了。

  王士敬:吃得好住得暖心情舒畅

  近年来,省交通厅要求各指挥部认真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并出台标准和政策解决农民工的吃、住和工作环境问题,使农民工权益得到了保障。

  在伊绥项目第一标段的农民工食堂里,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当天农民工的午餐是红烧肉、炖酸菜、香菇油菜外加几个小咸菜,主食是米饭和馒头。(下转第八版)

  农民工王士敬边吃边笑着说,这可不是来记者采访才吃这些的,我们晚上还加菜呢,有时候哥儿几个还喝上几盅。指挥部特别重视我们的生活,定期来检查,还要搞评比呢。我们农民干活也舒心,特别愿意在高速公路工地干活。

  记者走访了几个标段的农民工宿舍,基本上都是8人间的标准建筑工棚,过去大通铺的情况已没有,在公共区域还有电视、棋牌等娱乐设施,那里不断传来朗朗笑声。

  工棚里有了农民工的的党支部

  今天,在我省公路建设工地上,农民工不但有了经济地位,还有了“政治地位”。

  在伊绥项目指挥部预制梁场A5标段工地,农民工工棚旁一面醒目的共产党员示范岗标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是伊绥高速共产党员,向我看齐!”农民工沈秀峰告诉记者,在这儿干活,不光是出劳力,还能在工地及时过上组织生活,大家心劲很足。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电工、机械操作等工种都有“共产党员示范岗”,每名党员的名字、职务、誓言写在示范板上,在这里他深刻体会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荣誉。项目指挥部“七一” 、“八一”、 “十一”还组织诗歌演讲比赛、联欢活动,让农民工有了项目建设“主人”的感觉。

  据了解,为充分调动参建者的积极性,伊绥项目指挥部在党建工作上细琢磨、下功夫,用纪律约束工作,用责任心唤醒劳动热情。指挥部党总支在全线参建各单位建立了20个临时党支部,把党支部建立在民工工棚,目前有230名共产党员。

  权威点评

  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带来实实在在幸福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马云洲:服务百姓民生,提供就业机会,安置待岗人员,一直是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十分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以来,我们要求一线指挥部最大限度地使用农民工,解决了公路沿线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仅农村公路建设,受益乡镇农民平均就业率就提高了8.9%。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将直接拉动我省GDP增长1260亿元,直接、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万个。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省公路建设为社会提供了约60.97万个直接就业机会、71.127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为了切实关心公路建设领域施工一线广大农民工生活,省交通运输厅还组织开展了以创建“安全、整洁、舒适、优美”的农民工食宿环境为目标的农民工文明宿舍、文明食堂评比活动,不断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在各指挥部叫响“关心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像关心工程质量一样”,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让这些农民工真正感受到“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带给他们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