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的“眼光”放低,一些基层单位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重要选择。去年,南岗区为区内18个街道办事处132个社区招聘政府雇员和社区工作者以来,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今年年初,香坊区面向社会招聘63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吸引700多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吸引大学生到基层社区就业,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有效提高社区工作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这项双赢的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了解社会、贴近民生、服务基层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大学生竞聘社区岗位“百里挑一”。
年初,2008年毕业的李勇放弃了“公务员梦”,参加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组织的政府雇员、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他说,自己想了很久,与其去挤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不如珍惜难得的就业机会,脚踏实地工作。
据南岗区人事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南岗区为区内18个街道办事处132个社区招聘政府雇员和社区工作者以来,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在社区基层岗位工作的大学生们,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虽然社区里的事儿都很琐碎、很平凡、很普通,甚至都不值得一提,但我们做好了,就能切实为居民提供很多方便,而对于我来说,要做的、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
早上8点半,隋昕昕准时出现在了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几张办公桌,隋欣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开整理好的居民档案,开始往电脑中录入……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今年25岁的隋昕昕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去年6月份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保健路街道办事处哈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
提起当初为何要选择到社区工作,隋昕昕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刚开始也是跟着同学一起赶招聘会,在网上“海投”简历,希望多争取一些机会。然而,那些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由于工作一直没着落,自己越来越着急,父母也跟着上火。这时候得知了南岗区招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消息。“说实话,开始我理解做这个工作就像居委会里的老大妈一样,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我的理想差太远了,但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就决定先安下心来考试,如果真考上了,就好好干,结果这一考就真的考上了。”
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后,经过近一年的磨合,隋昕昕对自己的工作已能够熟练掌控。“社区内常住居民共有3712户,常住人口8908人,暂住人口22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377人。”隋昕昕如数家珍地说:“社区工作大部分都涉及到民生,比如,居民低保和经济适用房的申请初审,基本保险的办理,都需要在社区居委会进行,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只是一项工作,可对于申请的居民来说就是生活中的大事,我们稍一疏忽就可能引发矛盾,所以对待每一项工作我都不敢掉以轻心。”
隋昕昕说:“从学校进入社区工作后,遇到的困难不少,主要是因为没经验,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儿,解决起来难度却很大,有时候需要向老同志请教,有时候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近一年的摸索,隋昕昕找到了一个工作窍门———那就是社区工作虽然繁杂琐碎,可只要把居民的事儿都当做自己的事儿,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如今,隋昕昕在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上越干越起劲儿。
“近一年的社区工作,让冯晓君对社区工作者这个岗位有了全新认识:社区工作需要耐心、细致和奉献精神,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零做起,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发展的新起点。”
社区工作看似简单想做好不容易
今年23岁的冯晓君和隋昕昕是同一年成为社区工作者的,他被分配到了哈西街道办事处工程力学研究所社区。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冯晓君最深的体会是,社区工作虽简单,但是想要干好并不容易。
冯晓君说,上班后他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发生在去年秋天。当时他和几位同事正在办公室午休,突然闯进一个人大声吼道:“这个垃圾桶问题你们什么时候解决?”办公室里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来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进入办公室后直奔冯晓君而来。“楼道门前4个垃圾桶臭气熏天,我们两个楼的居民都深受其苦!”面对这位居民,冯晓君有些不知所措。
看到面前的冯晓君没有说话,这位居民情绪更加激动。这时一位同事替冯晓君打了圆场,他先给这位情绪激动的居民倒了一杯茶,然后开始详细了解居民所反映的问题。最后按照居民反映的情况,社区居民委在小区内重新选了一个摆放垃圾桶的地方,这件事才算圆满解决。事后,这个同事告诉冯晓君,对待反映问题的居民首先要安抚其情绪,耐心听他们述说,先让他把怨气撒完,他说什么就听什么,等他说完了气顺了,就开始倒个茶了解情况,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这时冯晓君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看似简单的社区工作,实则需要细致周到的工作方法。
说到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历,冯晓君说,社区是政府最基层的办事机构,面对的都是社区的居民百姓,因此什么事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耐心细致。有一次,一位居民给我们打来电话,称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找了物业公司好几次也没人来修。可是,当我们找到物业公司一问才知道,由于居民在倾倒污水时不注意,下水道在一个月内已经堵了好几次。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曾经多次对居民说明倾倒污水时不要将杂物倒进下水道内,可居民就是不听,这才导致下水道堵了没人管的情况发生。
冯晓君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对物业公司说清楚各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帮扶教育。但是,有时遇到满腹怨气的居民口出不逊,我们也得忍着。
“让社区干部良好的服务意识、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平时的工作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新的社区工作者,切实改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不对路等实际问题。”
让大学生用“五心”投入到社区工作
为什么近年来大学生对社区服务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南岗区人事局干部调配科科长王亚峰说,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找工作存在一定难度。许多大学生放下架子,自己降低就业标准,说明大学生的就业观正在发生转变,想通过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等基层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另外,基层社区工作在传统观念上一向被视为老大妈的“专利”,因此也有些大学生把这项工作当做一种挑战,考验自己的适应能力,尤其是一些男大学生。
王亚峰说,为了让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社区工作,我们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外,还采取了社区干部、书记与大学生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能力,强化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责任,发挥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优势。让他们以“爱心、诚心、热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五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南岗区通过招聘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有效提高社区工作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提供岗位让大学生“预热”政府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9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约为21万名,在南岗区域就有7万多名,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如何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南岗区推出“雇员制”,开始进行探索。
为创新机关用人机制、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去年6月,南岗区政府拿出45个岗位实施政府雇员制,面向统计、计算机和文秘等专业毕业生,招聘统计局、街道、乡(镇)雇员,充实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水平。
南岗区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实行政府雇员制,对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提前感受、预热政府工作”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已不仅仅在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南岗区还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社区工作者,在着力提高社区工作水平的同时,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了解社会、贴近民生、服务基层提供了平台。
据了解,近年来南岗区将民生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首位,在全省率先把涉及民生的64项审批事项“打捆”下放到街道、乡镇,实行“一口式受理,一站式办结”,进一步强化了街道层面的公共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