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儿童消费前景好 合理消费需引导
2010-04-21 11:31:54 来源: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吴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4月21日讯 4月10日是小张女儿两周岁的生日,他们给孩子订蛋糕,拍艺术照,买品牌服装,去饭店订餐庆祝生日,一天花销千余元。小张夫妇月工资4000元,仅孩子的一个生日就花掉了他们近三分之一的工资。记者在市区内走访调查中发现,在现有的“四个祖父母—父亲+母亲—独生子女”的模式下,家长对子女越来越重视,儿童消费市场的购买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正带动起一个拥有巨大“钱力”的消费市场。

  为孩子“不差钱”商家赚得盆满钵盈

  在市内某儿童服饰专卖店中,一件儿童衣服动辄上百元,只要孩子试穿满意,大部分夫妇都是眼不眨地花钱买下。一对正在为孩子购衣的夫妇告诉记者:“一家就一个孩子,我们不想让孩子在物质上受到任何委屈,为了孩子,我们‘不差钱’。”记者站在店旁观察店内生意,仅仅1个半小时,店主就完成了4笔交易,粗略估计后的进账金额近700元。

  在市区中央街一家知名婴幼儿用品商店。店内,婴幼儿营养品、婴童床、儿童护肤品、玩具、图书音像等一系列儿童用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店主介绍,现在的家长以“80”后为主,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着新颖的消费理念,在为孩子选购物品方面不在乎价格是否高,而在乎的是物品的质量。只要商品的质量有保障,他们很舍得消费。店内的商品适合3至6岁的学前儿童,拥有这部分年龄段儿童的家长,是最舍得在儿童物质商品上消费的群体,平常一天销售额1000元左右,赶上节假日,可以突破2000元。

  教育消费为孩子的精神成长买单

  周末,在市内某小学二年级就读的圆圆开始了她繁忙的周末生活。周六至周日两天时间,她分别要去舞蹈班、书法班、英语班接受相应的培训,她感觉周末比平时还要累。提起这些,圆圆的母亲显得很无奈:“看着孩子从这个班奔赴另一个班学习很累,我们也很心疼,圆圆每个月的课外学习费用近700元,占家里很大一部分支出,她们班同学都在外面学习,我现在不让她学一项特长,她将来很有可能会埋怨我们。”圆圆所在的班级里共有56名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特长班的同学达到50人,有些同学还同时参加多个课外学习班。在我市,许多人看好儿童教育消费市场,于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应运而生。

  记者走访了几家课外辅导班、特长班,了解到,英语、数学、物理等学习类辅导班中,群体式学习每人每月学费在300元左右,“一对一”辅导每堂课(两小时)学费可达到30元,主要针对中学生群体。为了迎合家长希望孩子掌握一技之长的心理,各类特长班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在教育消费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舞蹈班、书法班一类的特长班分为平时班和假期班,主要针对小学生群体,学费200元至360元不等,每个班级约30名学生。如今,学生的实习、培训消费也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一环。

  合理消费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教育消费成为我市儿童消费市场的亮点,资深专家建议:如今,对子女的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如何让孩子拥有超人一等的特长,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家长考虑的问题。部分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切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半途而废,白白浪费精力、财力。让孩子在物质条件充裕的环境中成长是家长们的美好愿望,但家长应合理引导儿童消费,从自身做起,戒奢侈、铺张浪费行为,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避免孩子从小养成盲目追求品牌、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消费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在我市,儿童消费市场已初具规模,甚至还将影响到未来。为儿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家长、更应是商家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了解他们实实在在的需求,才能把儿童消费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