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金融强市”助推经济三年翻番
2010-04-27 16:45: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月迪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7日讯 (王月迪 记者侯巍)受体制机制因素影响和历史遗留问题制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经济发展一度徘徊不前,工业立市久立不强。2007年,牡丹江市提出了“金融强市”发展战略:即“通过环境建设、资源整合、金融创新留住用好域内资金;通过项目打造、机构对接、产品拓展加速引进域外资金”。助推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运用金融手段解决金融问题”。这是牡丹江市委书记徐广国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全市党员干部的共识。三年来,牡丹江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金融强市”战略,为经济追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

  环境建设打击逃废银行债务

  牡丹江曾是金融高风险、高不良贷款的“双高”地区。一些商业银行总行为此压缩在牡丹江的信贷规模,上收审批权限,有的甚至停办公司法人客户信贷业务。银行惧贷、企业难贷和风险难化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种状况,牡丹江市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突破口,2008年10月起强势组织展开了严力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工作。

  牡丹江组织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金融监管等21个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行动,经查实,确定1010笔10.7亿元不良贷款。这些债务错综复杂,涉及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职人员等方方面面。困难面前,牡丹江市战略性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大造声势,“让骗贷者无处藏身,让欠贷者无地自容”;重拳出击,公安部门对数额大、影响恶劣的典型骗贷案件进行重点立案侦查、严厉查处;法院集中立案,快速执行;纪检部门对欠贷的公职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对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给予党政纪处分;摘除光环,对逃废银行债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相关程序终止或取消相应资格;在媒体上曝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和个人,将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纳入诚信龙江网信用信息档案;固化制度,针对金融涉案损失巨大、案情复杂等情况,在公安部门成立了金融工作大队,将工作关口前移,对重点项目贷款进行全程跟踪,变事后打击为事前预防。同时,在巩固预期成效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相关的长效机制和后续制度。

  重锤之下,牡丹江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工作全面告捷。截止四月初,总共1010笔10.7亿元债务已解决947笔84310万元,其余债务已全部进入公安、法院的司法办理程序;终止各级人大代表资格18人,取消各级政协委员资格6人;公职人员被行政问责33人,被党政纪处理有3人并调离原单位。

  “打逃”工作的力度和效果还赢得了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某银行行长在一次座谈会上感慨道:“以往是银行求政府帮助要债,现在是政府主动帮助解决债务,真正体现了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打造金融环境的决心。我们银行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地方的投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牡丹江市各项贷款同比增加32.26%,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创近20年新高。

  为了激发了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今年4月7日牡丹江市金融强市战略推进会上,牡丹江市拿出580万重奖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突破金融发展瓶颈

  为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牡丹江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以改革的手段活化金融。

  走进牡丹江大宇制纸企业,一派热火朝天地生产景象。可就在去年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和发展陷入困境,一度停产。该企业土地、房产及机械设备全部抵押,而且负债率高,银行纷纷对该企业缩减贷款规模,再融资的可能性很小。在企业的生死关头,牡丹江用发行信托产品融资注入到平台公司,创新抵押方式,为企业贷款500多万元,得到资金支持后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迅速扭转了亏损局面,2009年12月当月就实现利润2122万元。

  去年,象大宇制纸一样,许多牡丹江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牡丹江市把发行信托产品融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2009年3月,该市发行“政信富民”信托理财产品,募集资金3.4亿元,这些钱不建桥、不修路、不搞政绩工程,全部注入了平台公司。科学地设定了信托资金管理模式,即导向化投资、投行化经营、基金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并成立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薪酬管理三个信托资金管理委员会。在经营实践中,平台公司按现代投融资企业模式,面向全国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平台公司通过资金投放,已对市内各类企业提供了共计3亿多元的资金支持。对石油化工厂进行了托管经营,解决了企业拆借资金撤出后无流动资金的难题。去年,该企业实现产值6.6亿元,实缴税收2.52亿元,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对因流动资金短缺,面临停产困境的东部韩农企业,平台公司通过担保,由建行为其解决了400万元过桥资金,为其持续经营和获利提供了条件。截止2010年2月,得到支持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税金近6亿元。信托资金的注入带企业走出危机中的困境,投资者也得到实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得到增加,实现了发行首年就达到11%的分红收益率。

  牡丹江市还多管齐下,全面开拓融资新途径。与银行联合开展流动资产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模式;引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开展应收账款贷款业务;组建了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黑龙江省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牡丹江市还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促使民间资本阳光化运作。这些融资产品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牡丹江市还将金融创新的范围向“三农”拓展。在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中首先开展了金融配套支持肉牛产业试点工作。引入金融机构、公安机关、畜牧部门、乡镇政府、养牛协会、龙头企业,通过责任连带,建立起金融配套支持肉牛产业的金融支撑体系、风险控制体系、价格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四大配套体系。目前,该市属辖的穆棱市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现正在向其他县(市)推广。通过试点,不仅提高农户融资能力,迅速扩大规模,还解决了银行有规模无投项、龙头企业开工不足问题,增加了农业保险深度。

  政府主导 域外资金助力发展

  牡丹江市通过项目打造、扶植上市、机构对接、产品拓展,加速引进域外资金、吸收外来金融元素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圣方科技的前身“牡石化”,是牡丹江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经历重组被骗、虚假资产置换、盲目投资后,负债累累。2005年被冠以*ST的帽子在退市边缘挣扎。2009年5月,牡丹江引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新华联控股集团重组圣方科技,使停牌四年之久的上市公司重获新生。

  象圣方科技一样,牡丹江市通过对重点企业改制重组、项目打造、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同时,还利用创业板开闸的机遇,扶持知名企业上市融资。

  他们联合新华联控股对响水米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为企业募集资金9240万元。由于政府和域外投资者的导向型投入,近期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对响水米业注资1亿元,共同助推其两年内进入资本市场。

  他们还以仓单质押的方式为汇丰石油钻具提供3000万元贷款解决燃眉之急。2009年12月又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国科瑞华,为企业如期完成上市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按域外企业上市、域内项目投资的方式,帮助大连科冕木业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科冕木业将上市所募集的3亿元资金全部投到牡丹江建设单板层级材项目。

  银行结构单一、投融资主体缺乏是牡丹江企业融资困难、金融体系发展中的大缺陷。为此,牡丹江市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措施,积极与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广泛接触和洽谈,引进域外政策宽松、实力强大、业态优良的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同时成立了省内首家融资服务中心。融资服务中心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核心功能,有机组合担保、保险、中介机构,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及时高效的融资服务、财务顾问服务及资信评估业务,同时为各类机构合作提供示范和借鉴。目前,已入驻中心的机构有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东北再担保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省朝代国土评估公司、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等十多家机构。

  在科学确立发债主体、募投方向和还款来源的基础上,牡丹江市正全力推进发行企业债劵,规模为15亿元,期限为7年。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和发改、规划等部门的审批工作,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金融强市战略助推了牡丹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2009年该市实现“双六”目标,即GDP实现600亿元,增长14%;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6亿元,增长20.5%,实现了三年翻番。今年牡丹江市继续推进金融强市战略,将优化金融环境常态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大做强金融“蛋糕”,推动牡丹江三年“超千破百”目标如期实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