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语文教师:与众不同并不是作文高分的秘诀
2010-04-28 09:16:13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马晓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28日讯 恒昌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李海梅在接受采访时说,语文是文理科学生都必考的。通过前两轮复习的稳扎稳打,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各个考点及能力层级,试卷的结构、题型都已了然于胸。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应该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因为知识上已没有什么盲点,只需在最后阶段不断巩固基础、训练答题技巧、补好漏洞就可从容上场了。

  第三轮的复习中,学生应该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问题一天都不能放松。病句、成语、衔接、古诗文背诵等常规题型容易遗忘,要常抓不懈,要继续用小块时间(如早读,课前5分钟)天天训练。

  2、综合模拟每周一套卷。模拟训练能让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并能提升解题速度,促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教师讲解要区别于二轮专题复习,速度要快,针对性要更强。要把各种题型的解题关键压缩到最简、最精。

  3、加大语言表达题的训练力度。语言表达题这一题型在前边两轮复习中一直没有集中训练。因为这种题的题材来源十分广泛,题型也五花八门,且年年都有花样翻新,所以我们刻意把它压后。但这段时间,各地的模拟题纷纷出炉,信息也更广,教师可选编一些新颖别致、代表性强的题目(如:颁奖词、新闻评论、公益广告词等)来做集中练习。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开拓眼界,多见世面,以训练平稳、自信的应试心理。二是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这种题型的根本要求就是按要求说话,学生在应试时只要心态平稳,审题细致,看清要求,话就不难说了。

  此外,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分量最大的一个题目,也是学生最重视的,尤其到了冲刺阶段,学生更是恨不能找到灵丹妙药,一下子把自己的作文水平提上去。这时有两个因素容易影响学生,一是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的出现,二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新颖”这一要求。以上两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个暗示,与众不同似乎是拿高分的一个秘诀。有很多学生就断章取义地理解,然后生硬地去学习,刻意地在立意和写法上求新奇,以至于一些人剑走偏锋,会写出跑题、偏题,或形式怪诞、不知所云的文章来,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

  针对这种危险,我的应对措施是,严格要求学生写规范作文。要让学生抓住材料最常规、最集中的寓意立意;按照最原始,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布局安排;用最真挚的情感,最自然的语言表达。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所谓的保险作文。这些要求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放宽,因为这样会存在压抑个性的危险,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等于给他们一个法则,可防止作文出现大的闪失。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